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研究

  • 字数: 19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 作者: 刘延,王晓娴,付立然 著
  • 出版日期: 2024-07-01
  • 商品条码: 978750477768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8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5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坚持创新引领创业,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模式中。创新创业是时代发展的主题,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步骤,而高校是培养青年人才的主要阵地,是新思维、新想法的发源地。因此,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对于培养青年人才和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于此,笔者撰写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研究》一书,在内容编排上共设置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释现代高校的创新精神与教育意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其主要任务、高校人才培养及其创新模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第二章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团队与资源,内容涵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团队建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与利用、“校友 +”下创新创业教育链构建、终身教育下创新创业学习资源库建设;第三、第四章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运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第五章论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业务规格、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与实施;第六章突出实践性,围绕校企协同背景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互联网 +”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一体化视域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行研究。 全书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读者在学习基本方法和理论的同时,注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本素质,厘清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以激发广大师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热情,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内容简介
本书紧紧把握课程改革的趋势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动力,力争培养创新型人才,并加速成果转化、鼓励创业,最终服务于地方经济;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导向,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积极探索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启示;以“创新思维、创业认知、突出实践”为主线,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全书内容丰富详尽,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新技法、创业能力、人才培养等新内容,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储备人才。
作者简介
"刘延,现为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2005年工作至今,讲授创业基础、企业生产运作管理、ERP沙盘模拟实训、酒店经营管理等多门课程。 王晓娴,研究生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现为商丘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指导老师。讲授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指导商丘工学院创新创业协会入选2019年“榜样100”全国优秀大学生社团。 付立然,研究生毕业于河北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现任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再就业工程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创业。"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现代高校的创新精神与教育意蕴1
第二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其主要任务4
第三节高校人才培养及其创新模式20
第四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32
第二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团队与资源34
第一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团队建设34
第二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与利用36
第三节“校友+”下创新创业教育链构建37
第四节终身教育下创新创业学习资源库建设39
第三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运行42
第一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契合机制42
第二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与调控机制48
第三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决策机制59
第四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有效保障65
第四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79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