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象学与建筑的对话

现象学与建筑的对话

  • 字数: 4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主编彭怒, 支文军, 戴春
  • 出版日期: 2009-08-01
  • 商品条码: 97875608401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4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中靠前地靠前次举行的建筑现象学会议 —— 2008苏州“现象学与建筑研讨会”的由起、组织和主要内容, 分析了会议论文的主要观点, 回顾了现象学家和建筑师现场对话的交锋和回应。
目录
序一
序二
“现象学与建筑研讨会”缘起和评述
  偶然发生?必然发生
  思想?方法?对话:苏州 “现象学与建筑研讨会”评述
现象学和建筑/建筑学的关系
  现象学与建筑学的思考
  “建筑现象学”与“现象学的建筑术”:关于现象学与建筑 / 建筑学之关系的思考
  作品?存在?空间:海德格尔与建筑现象学
  建筑中的神性
  现象学和建筑学师承关系图解
  建筑学的构造及其问题:来自现象学透镜中的解读
  现象学与建筑理论:为建筑师写的入门
  现象学理论作为当代建筑学的奠基石
  建筑细部研究的方法论:从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讨论现象学在建筑细部研究中的启发
现象和建筑的反思:超越作为学科的建筑学和现象学
  放大:时间与空间存在角色的互换
  空间迷惘
关于海德格尔《筑?居?思》的讨论
  海德格尔《筑?居?思》句读
  栖居中的家何在?  找寻最适合人居住的非高科技建筑
  临危而居?以自然为本:也谈《筑?居?思》
  建筑就是“让安居”:海德格尔论建筑的本质 张廷国
  Nostalgia和建筑:跟随海德格尔的《筑?居?思》
体验?记忆?空间?场所:建筑中的现象学思考
  建筑空间的场所体验
  时间?记忆?空间
  瓦尔斯温泉浴场:建筑设计中的现象学思考 贺玮玲
  建筑,一个时代的面相:本雅明建筑体验之现象学维度
  卡夫卡的空间图式
现场对话
  现场对话
  现场对话
  现场对话
  现场对话
“现象建筑/建筑现象”建筑展
  策展前言:现象建筑|建筑现象
  七位建筑师图文
附录
  与会代表
  会议议程
  与现象学有关的重要建筑文献
  译名对照表
  致谢
摘要
    
偶然发生·必然发生
    建筑学与现象学的相遇,尤其是大规模的相遇,在中国,不是一件必然要发生的事情。首先是因为:过去,建筑是形而下为“术”,建筑者为“匠”而不为“师”;现在,建筑学被定为理工科,高考前就从文科中分离出来。建筑与哲学,甚或,建筑学与现象学,在等级上属于不同的范畴,在分类上属于不同的科别,它们被人为地割裂在两个接近不同的领域。
    所以建筑学与现象学的相遇必然是偶然的。
    建筑学与现象学的相遇是必然要发生的事。只是相遇的时间不一定是2009年5月24日,只是相遇的地点不一定是在苏州,甚至相遇双方的人员也会不尽相同。但相遇是必然的,建筑只有经过哲学才能形而上为“学”,建筑者才能由“匠”蜕而为“师”。
    在哲学中,尤其是西方哲学中,现象学所关注的场所精神(德国,海德格尔)和空间体验(法国,梅洛一庞蒂)都是和建筑空间有着直接关联的。所以,建筑学与哲学的相遇,首先在现象学上相遇是理所当然的了。
    倪梁康、彭怒和我是这次相遇的主要策划者。
    说是策划,其实是后来加上去的,虽然后来确实一直都在“精心策划”着。但事件的开始,却是始于一系列的偶然事件。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