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经济社会的成立17-18世纪//日本经济史1

经济社会的成立17-18世纪//日本经济史1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 速水融
  • 出版日期: 1997-11-01
  • 商品条码: 9787108010988
  • 版次: 1
  • 开本: 小32开
  • 页数: 334
  • 出版年份: 1997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1  概述17-18世纪 引言 一  从“中世”到“近世” 二  德川时代日本在世界目前的位置 三  德川日本比较史的探讨 四  德川日本的年贡 五  江户时期经济发展的数量概观 1  实物经济各种变量的动向 2  17世纪的经济发展――大开垦与人口爆炸 3  江户中期――是“停滞社会”吗? 4 19世纪――经济增长的开始 六江户时期经济发展的货币形势 2  德川经济的制度性框架 引言――何为制度性框架 一  德川和平――制度的稳定 二  市场规模的扩大 1  国家的统 2  兵农分离与商工农分离 3  度量衡的统 三  经济激励的形成 1  贡租制与农民的生产热情 2  农民对土地的权力 四  货币经济的制度结构 1  近世前夜货币流通的实际状况 2  小额通货供给体制的实行 5  德川时代的贸易 一  “锁国”的背景――生丝与银币 1  问题所在 2  生丝输入与国内市场 3  从灰吹银到银币 二  “锁国”时代的长崎贸易 1  金银的流出与对策 2  贸易定额的设定与会所贸易 3  经济思想的确立与贸易 三  藩贸易的开展 1  对马藩的朝鲜贸易 2  萨摩藩的琉球贸易 4  大开垦、人口、小农经济 引言 一  问题所在 二  开发的进行 三  家族结构的变化 四  农家经营结构与人口的增加 五  小农经济 5  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动力 引言 一  16世纪的商品生产和流通 ――进入江户时代的先行条件 1  室町时期、战国时期的商品流通 2 16世纪的产业结构 二  幕藩制与商品生产、流通 ――为商品生产的制度框架 1  幕藩体制的结构 2  城市化的进展与大米市场的形成 3  三大中心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4  地方领国的市场 5  向“封闭体系”过渡 三  江户时代前期的商品生产和流通 ――地区分工的结构和本质特征 1  17世纪前期的地区分工 2 18世纪前期的地区分工 3 1714(正德4)年大阪的运出人结构 四  作为转形期的18世纪 ――商品生产的深化与地域分工的重构 1  经济结构的变化 2  地方特产的形成 3 “江户周边经济困”的形成 4  市场的扩大及其原因 5  小农家庭经营对市场经济的参与 五  地方名特产的生产和流通结构 ――地方产业对中央市场的参与 1  地方特产的生产和流通的各种形态 2  地方酱油酿造业对中央市场的参与 ――以龙野酱油为例 3  地方棉织业对中央市场的参与 ――以姬路棉布为例 6  德川经济的循环结构 引言 一  德川经济的循环结构模式 1  经济主体之间的循环结构 2  地区之间的循环结构 二  商品流通机构和运输机构 1  大米市场和海上运输船 (1)近世初期的大米市场(2)大吸米市场的建立(3)大米市场的机构(4)全国市场成立的经济效果(5)海运的整备 2  一般商品市场和驳船 (l)间屋制的建立(2)幕府的商业政策(3)江户、大阪干线与商品流通(4)北前船与地方驳船的发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