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阿尔贝特·施韦泽:1875—1965

阿尔贝特·施韦泽:1875—1965

  • 字数: 291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德)尼尔斯·奥勒·厄尔曼|译者:王旭
  • 商品条码: 978752283339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75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他是旷世的天才,25岁已是哲学和神学双料博 士,38岁成为医学博士,一生共获得10个荣誉博士 学位。 他是音乐的大师,管风琴演奏家和修复者,其 巴赫传记引人进入神圣的秘境,激起现代巴赫复兴 的浪潮。 他是仁厚的医者,热带丛林里救死扶伤的“非 洲之子”,20世纪人类良知的代表,1952年诺贝尔 和平奖得主。 阿尔贝特·施韦泽,划时代的人道主义者、神 学家、哲学家、音乐家、医生。这位生于阿尔萨斯 的牧师之子,青年时已饱读经卷,却立志要“直接 为人类服务”。他看到政治灾难让文明化作荒野, 从而提出“敬畏生命”的原则,以“文化哲学”拯 救精神之迷失。作为传教士前往非洲建立热带医院 只是他思索过的众多实践方式之一,一旦下定决心 ,他就以超人的魄力,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中行医大 半生;战后更是细心周旋于多国之间,为禁止核武 器奔走呼吁。挚友爱因斯坦曾说:“施韦泽是西方 世界唯一一个在超国家的道德影响方面可与甘地相 媲美的人。” 在作者看来,施韦泽崇高,却绝非简单之人: 他谦逊又大胆到近乎狂躁,真诚但善于自我表演, 无论置身何处,都有非凡的人格魅力。人无完人, 他的医疗手段和对待非洲弟兄的方式曾被诟病为落 后;可施韦泽的伟大恰恰在于,他在虔信与务实、 伦理与实践之间找到了巧妙的平衡点,以知行合一 为世人指出了一条生存之道。
目录
前 言 1 对神圣事业的兴趣——从牧师公馆到学习神学(1875—1905) 2 拯救整个羊群——从神学到巴赫再到医学(1905—1912) 3 一个思想冒险者——从斯特拉斯堡到原始丛林再回到欧洲(1912—1917) 4 善就是:维护生命——阿尔贝特·施韦泽的文化哲学 5 铁门打开了——危机和突破(1917—1932) 6 来自中非的问候——在“第三帝国”时代(1933—1945) 7 驱逐核武器战争的幽灵——冷战中的施韦泽(1945—1957) 8 多么美好!——最后那几年(1957—1965) 结束语 神话与现实 大事年表 注 释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人名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