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潭家岭

潭家岭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12-01
  • 商品条码: 978750103356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8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谭家岭遗址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是石家河新石器时代遗址群的中心遗址。一九八七年和一九八九年,石家河考古队在此进行了两次发掘,获得了丰富的资料。新石器时代遗存可分为六期:一到三期为油子岭文化,第四期为屈家岭文化,第五期为石家河文化,第六期为后石家河文化。以上六期遗存在一个遗址上依次堆积和叠压,并且都有比较重要的发现。这种情况在江汉地区新石器遗址中非常少见,对于研究这一地区的文化谱系以及石家河遗址群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油子岭文化遗存是这两次发掘的主要收获,可分为三期。头一期有墓葬4座,第二期有墓葬16座。两期墓葬随葬品组合不同,葬俗也略有差别。三期陶器丰富多彩,彩陶与纹饰独具特色,大大地丰富了油子岭文化的内涵,许多文化因素还完好地传承到了千年以后,是研究屈家岭文化渊源的绝好资料。
在油子岭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是江汉地新石器时代极为兴盛的两个文化,本遗址中的第四、五两期,共发现13座房屋以及大量的遗物,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这两个时期的物质文化特点和发展水平。
目录
谭家岭:收获和悬念

第一章 前言
一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二 考古发掘及研究情况

第二章 地层堆积
一 探方地层堆积举例
二 分期
(一)分期的依据和理由
(二)分期结果

第三章 第一期遗存
一 遗迹
(一)土坑竖穴墓
(二)瓮棺葬
二 遗物
(一)石器
(二)陶器
三 小结
(一)本期陶器的主要特点
(二)本期墓葬的年代
(三)本期遗存的文化性质

第四章 第二期遗存
一 遗迹
(一)土坑竖穴墓
(二)瓮棺葬
二 遗物
(一)石器
(二)陶器
三 小结
(一)本期陶器的特点
(二)第一、二期墓葬所反映的社会关系
(三)本期遗存的年代
(四)本期遗存的文化性质

第五章 第三期遗存
一 遗迹
(一)瓮棺葬
(二)灰坑
二 遗物
(一)石器
(二)陶器
三 小结
(一)本期陶器的主要特征
(二)本期遗存的文化性质

第六章 第四期遗存
一 遗迹
(一)房屋
(二)灰坑
二 遗物
(一)石器
(二)陶器
三 小结
(一)本期房屋的主要特点
(二)关于本期遗存的进一步分期
(三)纺织手工业的发展

第七章 第五期遗存
一 遗迹
(一)房屋
(二)土坑墓
(三)瓮棺葬
(四)灰坑
二 遗物
(一)石器
(二)陶器
三 小结
(一)本期遗迹的主要特点
(二)本期陶器的主要特点

第八章 第六期遗存
一 遗迹
(一)灰坑
(二)灰沟
二 遗物
(一)石器
(二)陶器
三 小结

第九章 战国墓
第十章 结语
(一)为研究石家河遗址群的地层堆积以及不同时期的文化性质、文化特征等问题提供了新资料
(二)深化和丰富了对油子岭文化内涵的认识
(三)为研究屈家岭文化的渊源提供了新资料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