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和春天一起来到映秀

和春天一起来到映秀

  • 字数: 26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 作者: 郭严隶
  • 出版日期: 2012-01-01
  • 商品条码: 978753606411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1
  • 出版年份: 2012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10年1月28日于映秀举行的 “迁新居,迎新年,千人坝坝宴”活动为契入点,以这一天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为线索,描述新映秀镇的美丽风貌,映秀人的喜悦开怀、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振奋心情,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东莞援建映秀工作的卓绝艰辛,所取得的辉煌成绩等。讴歌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美好道德传统、伟大的民族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和新时代共产党员忘我无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 作品精心建构,文笔优美,思辨性强,既有游记散文写景状物,追溯历史,描摹自然,叙说风土人情的特点,也兼备纪实散文涵容丰富、厚重沉实、言之有物、从容大气的特色。同时挖掘人性,探究人心,在深刻层面上追问灾难、创造、奉献、幸福等等之间的关系和缘由。
目录
第一部分
映秀的春天
映秀的身世
映秀的彩虹
映秀的微笑
映秀的阳光
第二部分
映秀的钥匙
映秀的儿子
映秀的泪滴
映秀的明月
映秀的喜慰
映秀的歉赧
映秀的长歌
映秀的神话
映秀的沉默
第三部分
映秀的语言
映秀的格言
映秀的时尚
映秀的牧歌
映秀的世界
映秀的远方
后记
附录
摘要
    映秀的春天
    映秀有两个春天,一个在迎春的枝头,一个在人们的心坎儿。公元2011年1月31日,两个春天同时降临,使这块土地成为吉祥福地。我有幸与春天一起来到这个地方,看到美丽温暖的人间景象。我的幸运更在于,是与映秀春天的使者同行。不是手提花篮、裙袂翩翩的丰隽神女,是一些精敏干练、沉默寡言的男子。他们是东莞援建映秀工作小组的人们。
    我们是从都江堰出发。清早来下榻处接我的陈志标、王霁宇、周运华,是援建工作小组*后的留守者。当然不止他们,还有援建工作小组组长陈林佐,挂职映秀镇副镇长傅晓炜等人,他们的车已经在去映秀的路上了。天空阴霾,冷雨淅沥,到处一片湿漉泥泞,是*担心出现的天气。这使我们喜悦的心都暗暗遮了阴影,我们是要赶去参加映秀的坝坝宴,这是露天举办的盛会,冷雨和阴霾会大煞风景。
    坝坝宴,四川民间一种传统的庆贺方式,举凡有家国喜事,便要设之以飨,当其时,大大的圆桌摆放在院坝里,洁白的桌布,芬芳的鲜花,深碗大盘层层叠叠,里面的美味佳肴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四围而坐,欢声笑语,频频举杯。更有削肩蜂腰、健硕靓丽的青年男女在一旁旋裙甩袖,载歌载舞,烘托出格外的热烈欢腾气氛。场面以桌席的多少而论,桌席愈多则场面愈大。
    今天,映秀就用这样的方式迎接自己生命的春天。
    看看映秀什么样吧,那里的天气常常是不同的。陈志标说,很了解映秀的口吻。他在那个地方待了已两年有半,可以使用这样的口吻了。
    翻过山去就知道了。周运华的声音。他指的是迎面而来的龙门山脉峰峦。它们横亘在映秀与都江堰之间。
    虽然个个一脸男人的冷毅,可我能看见他们说这些话时内心里火焰一样燃着的祈愿。
    都江堰到映秀,十五公里的路程,感觉基本就是由三条穿山隧道组成,分别名以紫坪埔,龙子洞,和龙溪。以后一条为长而黑暗,多折转。汽车自第二条隧道冲出,我们眼前一片白雪飞扬。这里的雪花似乎格外大,像儿童画里的样子。山、桥、树都笼在了白纱里,一片恬淡素净。如果是平时,乍然面对这样的景象,我必忍不住发出欢呼,并且吟哦“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之类诗句以遣兴。可是此刻,欣悦是有的,更添的却是忧,雨成了雪,人们在院坝里会更加坐不住。
    陈志标说,会有应对措施的。他这是从几年援建经验出发,曾经的援建战役中,没有困难难倒过他们。我还知道他这是在打气,给身旁的人,更是给自己。
    车里随之出现的沉默气氛跟外面漫天飞雪的热闹恰成对照,使我更加真切地进入同行者们的心情。春秋几度了,灾后重建,辛苦不同寻常!终于盼来了这庆祝胜利的一天,多么希望天公能够作美,给一片阳光灿烂。
    第三个隧道抛在身后,眼前的山川就是映秀了。雪花儿愈加显得纷纷扬扬,万物都在覆裹之中,天地间别样的清远洁净。
    我们的车停下来,道路旁美丽的姑娘要献羌红和哈达。今天两样圣物是合在一起的,鲜艳夺目的羌红裹在洁白的哈达外面,互为映衬,**一股喜气。车里人探出头去熟络地打招呼,接近自己人的样子。说我们就不用了。姑娘不答应,执意要送。我留了意,想听到有你们的辛劳才有我们的今天之类的话,却是落空。姑娘不说这些,只是笑着,坚持着自己的心愿。这是没有人能违拗的一种执着,男子们下车来了。我看见了姑娘往他们脖颈上围哈达时的眼神,那是血浓于水的妹妹才会有的,在她,他们是一奶同胞的哥哥,是至亲。一瞬间,我明白为什么不能听见感激的话了,不是大恩不言谢,也不是谢字不足以表达。她是觉得不需要说,说了会显得生分。妹妹对哥哥的感戴和爱难道是用话语表达的吗?她只要这一个轻柔的动作就够了,她只要这样笑笑地,亲亲地,爽澈清亮地看着他们就够了。
    我一时看得发呆,姑娘是民族装扮,羌族衣裙在白雪纷飞中尤其显得鲜灿照眼,她是那么美丽,使我知道发自内心的幸福快乐是多么好的装饰品。她不是**的,这一整天里,我看到的映秀女子个个笑靥如花,宛如仙子,令我惊叹一方水土的神奇。映秀的女儿,你们一直都是这么生动吗?
    我是*先得到献礼的人,这是同行者的心意。相映生辉的羌红、哈达在我的颈项上了,我知道它们的分量。我端直站姿,庄谨诚挚地,朝面前的姑娘深深弯下腰去,这却是献给一方土地,和所有为它付出了爱的人们的致意。映秀,祝贺你!
    今天映秀街上没有停车的地方,人们得一起在镇外改乘中巴。我们在镇子人口处的镇政府临时板房办公室里等待。尽管每张办公桌旁边都放着红光四射的取暖器,到处洋溢着一团喜气,可是板房里还是冷得人要打抖,我想拿出笔来记点儿什么,根本做不到,手指是僵的,不听使唤。我想起人们说的援建工作小组刚来的那个冬天,个个手脚都冻伤了的话,一时感同身受。转头瞅瞅站在一旁泰然自若的陈志标和王霁宇,问他们冷不冷?都一笑,说已经习惯了。是呀,这已经是他们在映秀度过的第三个冬天,该当是习惯了。那开始的时候呢?**个冬天什么感受?东莞的冬天气温很少掉到十摄氏度下,这我知道。他们都是从小在那块土地长大的。陈志标略略回忆了下,说,就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得戴上棉帽子。白天不觉得,因为要到处跑,搞户籍调查、给百姓送御寒衣物等等。我脑中跳出“暖冬行动”几个字,那是他们在**个冬天里作的一篇漂亮文章,会意地笑了,一心想着给别人送温暖的人自己就会感觉不到寒冷,是这样吧?
    镇政府工作人员也都是节日装扮,个个笑逐颜开的样子,说他们就要搬到新办公楼去了,年后就搬。我们新的办公楼可漂亮呢!他们说。我点头以祝。我见过那栋楼房,确实漂亮。P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