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通史

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通史

  • 字数: 58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孟祥才|
  • 商品条码: 97875227359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04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夏、商、周三代,尤其 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经 历了轴心时代思想文化创造 发展的辉煌岁月。这一时期 ,产生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最重要的元典:十三经中的 大部分篇章、诸子论著和以 《春秋左传)代表的史书; 诞生了老子、管子、孔子、 墨子、孟子、庄子、荀子、 韩非等思想文化巨人以及他 们代表的儒、墨、名、法、 道、阴阳等影响深远的学派 ;在政治思想领域推出了忠 、孝、节、义、仁、礼、智 、信、天人合一、内圣外王 、德主刑辅、赏罚并用、民 贵君轻、法前平等、尚同尚 贤、修齐治平、明德亲民、 君子人格、无为而治、君圣 臣贤等一系列概念、范畴, 对当时和以后中国政治、经 济、社会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孟祥才(1940- ),山东临沂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兼任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理事长、山东大舜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曾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山东孙子兵法研究会副会长。两次获得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已由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20多家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21部,主编、合著、参编著作28部,在《光明日报》《文史哲》《文物》《中国史研究》《历史教学》《孔子研究》《史学月刊》等50余种国内外报刊发表论文280余篇。有关著作曾获国家图书奖、全国社科规划项目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著作奖、山东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
目录
绪论 一 先秦的历史地位 二 五帝与夏、商政治思想概观 三 西周政治思想概观 四 春秋政治思想概观 五 战国政治思想概观 第一编 五帝与夏商西周政治思想 第一章 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及其政治思想 第一节 五帝的传说 一 扑朔迷离的五帝 二 禅让及禅让观念 第二节 五帝时代的政治思想 一 黄帝和颛顼、帝喾的政治理念 二 唐尧的政治理念 三 虞舜的政治理念 四 皋陶的德刑意识 第二章 夏商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夏朝的政治思想 一 夏朝的政治变迁与社会发展 二 夏禹的功绩和政治理想 三 《尚书,夏书》展示的政治思想 四 夏徙的暴政观念 第二节 商代的政治思想 一 商朝的政治变迁与社会发展 二 商汤的政治思想 三 伊尹的政治思想 四 盘庚的开明政治理念 五 武丁的保民思想 六 纣王的政治观念 第三节 微子与箕子及其政治思想 一 微子其人及其政治思想 二 箕子《洪范》展示的政治思想 第三章 西周时期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西周的政治变迁与社会发展 一 西周的奴隶制 二 西周的经济发展 三 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二节 文王、武王的政治理念 一 文王的事功和政治思想 二 武王的事功和政治思想 第三节 周公的敬德保民思想 一 周公其人 二 周公对殷人天命思想的革新 三 “敬德保民” 四 “制礼作乐” 五 周公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四节 成王、康王、穆王、厉王、幽王及其臣子的政治思想 一 成王、康王的政治思想 二 穆王、祭公谋父与《吕刑》的制定 …… 第二编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 主要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