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两汉中坚社会势力研究(以士大夫阶层为中心)/简牍学与丝路文明研究丛书

两汉中坚社会势力研究(以士大夫阶层为中心)/简牍学与丝路文明研究丛书

  • 字数: 282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张继刚|总主编:田澍//刘再聪
  • 商品条码: 97875227320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9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所谓中坚社会势力,是指相对于一般民众而言,支持某个王朝政权存在的拥有强大经济实力和社会势力的中坚势力阶层或势力集团。秦亡于中坚社会势力的缺失。汉初有意识地对中坚社会势力进行了弥补。西汉前期,旧贵族、豪强、文吏、士人、贫窭者等各种社会势力都实现了向士大夫阶层的转化。西汉中后期,士大夫间的关系逐渐紧密,由“相善”“厚善”发展为“同志”“同好”再到“党人”“吾徒”的群体性认同关系,士大夫阶层逐渐形成。士大夫阶层构成了汉政权的中坚社会势力。
作者简介
张继刚,甘肃通渭人,历史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研究院“田澍工作室”研究员,主要从事秦汉史、简牍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古代文明》《中国史研究动态》《西北师大学报》《甘肃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项目“出土简牍所见体育健身资料整理与研究”(19VJX167)、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东汉士大夫群体与地方社会秩序研究”(YB025)等。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综述 三 中坚社会势力概述 第一章 秦汉之际的中坚势力略论 第一节 秦亡原因之我见 一 关于秦亡原因的讨论 二 六国旧贵 三 秦吏 第二节 汉初对中坚势力的弥补 一 “共天下” 二 新贵族的“引入” 三 社会势力个别地进入汉政权 第二章 社会势力以士大夫为中心的转化 第一节 士大夫阶层概述 一 “士大夫”之界定 二 士大夫阶层概述 第二节 西汉时期社会势力的演变 一 豪强大族融入汉政权并向士大夫的转化 二 士人向士大夫的转化 三 文吏向士大夫的转化 四 贫窭者——普通平民进入汉政权并向士大夫转化 第三章 士大夫阶层之形成 第一节 士大夫群体之认同关系 一 “相善”——士大夫间联系的加强 二 “同志”“同好”——士大夫群体认同的强化 三 士大夫群体认同的被肯定和自我标识——从“朋党”到“党人”“吾徒” 四 士大夫群体认同原因探析 五 士大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形成 六 士大夫阶层的构成 第二节 从“冠盖”词义的变化看士大夫阶层的演变 一 冠盖借指朝廷的使者 二 冠盖指代官吏 三 冠盖指代名士 四 冠盖指代有威望的地方大族 五 冠盖与士族 第四章 士大夫阶层构成汉政权的中坚社会势力 第一节 士大夫阶层之社会势力 一 士大夫阶层之经济力量 二 士大夫阶层之社会关系 第二节 士大夫阶层之社会威望 一 治理地方、教化社会 二 携持民心、以安海内 第三节 士大夫阶层点、线、面的社会结构 一 点 二 线 三 面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