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共同体视域下大学与城市文化互动研究--以广西百色市大学与城市文化互动为例

共同体视域下大学与城市文化互动研究--以广西百色市大学与城市文化互动为例

  • 字数: 175
  • 出版社: 世图出版公司
  • 作者: 何文栋//王喜娟|
  • 商品条码: 978752320869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9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共同体视域出发 ,立足于共同体理论,将大 学与城市作为关系共同体、 文化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以 及命运共同体,探究大学与 城市文化互动的历史、大学 与城市文化互动的关系范型 、大学与城市文化的互利共 生关系等命题,有助于从整 体上认识、理解大学与城市 文化互动的关系,深化对共 同体理论的理解,丰富大学 与城市文化互动的理论研究 成果。
作者简介
王喜娟(1981-),女,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2004年本科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2007年硕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专业,201O年博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跨境民族教育和比较教育。在《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篇,出版独著1部、合著3部、编译1部,参编教材2部,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l项、省部级课题3项。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动态 (二)国内研究动态 (三)研究述评与研究空间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访谈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案例研究法 六、概念界定 (一)大学 (二)城市文化 第一章 大学与城市互动的价值旨归 一、共同体理论 (一)西方学界共同体思想 (二)国内学界的共同体研究 (三)共同体的含义与特征 二、共同体理论是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理论基点 (一)群体性: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社会性基础 (二)地域性: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地缘性基础 (三)文化性: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同质性基础 (四)利益性: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共生性基础 三、大学与城市以共同体为理论基点的作用机理 (一)大学与城市是关系共同体 (二)大学与城市是文化共同体 (三)大学与城市是利益共同体 (四)大学与城市是命运共同体 第二章 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历时态追溯 一、中国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历史变迁 (一)夏商周时期至19世纪中期的大学与城市 (二)19世纪中期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大学与城市 (三)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大学与城市 (四)改革开放后至今的大学与城市 二、欧洲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历史变迁 (一)中世纪的大学与城市 (二)15至19世纪中期的大学与城市 (三)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的大学与城市 (四)二战后至20世纪末的大学与城市 (五)21世纪以来的大学与城市 三、美国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历史变迁 (一)殖民地时期至南北战争时期的大学与城市 (二)南北战争结束至二战时期的大学与城市 (三)二战结束后至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与城市 (四)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大学与城市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