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解读秋瑾

解读秋瑾

  • 字数: 352.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 作者: 郭延礼
  • 出版日期: 2013-03-01
  • 商品条码: 978753287770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5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6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在广泛占用资料的基础上,从思想解放和妇女运动的角度对秋瑾进行文化解读和资料整理,生动翔实地展现了秋瑾作为女性思想解放运动先驱者、杰出的革命家和女诗人的光辉形象。本书为下册,包括:五、秋瑾年谱;六、秋瑾思想及其文学活动评述;七、秋瑾研究资料目录索引;八、附录几个部分。
目录
秋瑾年谱简编
秋瑾文学论稿
绪言
第一章秋瑾的时代和她革命的一生
第二章一位叛逆女性的心声
——秋瑾诗词研究之一
第三章反帝爱国的战歌
——秋瑾诗词研究之二
第四章民主革命的号角
——秋瑾诗词研究之三
第五章孤独、悲凉及其他
——秋瑾诗词研究之四
第六章秋瑾诗词的艺术风格
——秋瑾诗词研究之五
第七章秋瑾文的思想与艺术
第八章秋瑾的弹词《精卫石》
第九章两位女诗人,一对莫逆交
——秋瑾和徐自华
……
摘要
通过吴芝瑛的介绍,秋瑾结识了当时在京师大学堂任职的日籍教习的妻子服部繁子。服部繁子也是男女平权和女学的提倡者,她多次向秋瑾宣传日本女学的发达,因之言谈颇投机。
秋瑾居京期间,更加关心国事,阅读新的书报,视野开阔了,她开始感到“人生处世,当匡济艰危,以吐抱负,宁能米盐琐屑终其身乎?”于是她从对封建家庭和黑暗现实的不满出发,毅然与家庭决裂,开始寻找一条新的生活道路。
1904年春,她典质簪珥,准备东渡留学,她的丈夫不同意。他不仅不在经济上支持秋瑾,相反地还窃走了她赔嫁的珠帽和珠花等珍贵饰物,企图通过经济封锁打消她留日的念头。但此时的秋瑾已决心脱离封建家庭,寻求新的出路。秋瑾生性坚强。勇敢果断,她一旦选定了目的地,就一定会勇敢地走下去。她不顾丈夫的阻挠,毅然将手下剩余的一点首饰托同乡陶大钧的妻子陶荻子变卖,筹集学费,准备东渡。
正在出国前夕,闻戊戌党人王照因变入狱,正需钱运动狱吏。秋瑾虽不赞成其改良主义的政治主张,但钦佩戊戌党人的爱国热忱,便毅然将学费之一部分托人送入狱中,并嘱勿告己名。后王照会赦出狱,始知此事,王氏登门致谢,时秋瑾已去日本。王照每与人谈起,辄为涕零。秋瑾与王照素昧平生,而她能如此慷慨助人,不仅表现了她的尚侠仗义的性格,而其思想境界之高更令人敬佩。她有诗句“喜散奁资夸任侠”,正是她平生侠义行为之写照。
秋瑾因资助王照,学费告绌,她决定南下再筹学费,并告别亲友。准备东渡。离京前,女友陶荻子等在陶然亭为秋瑾饯行,吴芝瑛也参加,并写对联一副送秋瑾:“驹隙光明,聚无一载;风流云散,天各一方。”纸短情长,字少意深,表达了深深的依恋之情。秋瑾填词《临江仙》一阕作答:
把酒论文欢正好,同心况有同情。《阳关》一曲暗飞声,离愁随马足,别恨绕江城。铁画银钩两行字,歧言无限丁宁。相逢异日可能凭?河梁携手处,千里暮云横。
几天后,秋瑾同吴芝瑛一同南下,为筹办学费,在上海住了数日。她对这座典型的半殖民地城市中笙歌匝地、纸醉金迷的污浊空气异常讨厌,她在离开上海去绍兴时有诗云:
一轮航海又南归,小住吴淞愿意违。
马足车尘知己少,繁弦急管正声希。
几曾涕泪伤时局?但逐豪华斗舞衣。
满眼俗氛忧未已,江河日下世情非。诗人为人们在国难日深的情况下仍然醉生梦死、歌舞升平而感到深深的忧虑;“几曾涕泪伤时局?”她对人们不关心国家存亡甚是愤债,决心赶快离开这“满眼俗氛”的上海。
秋瑾自杭州回到故乡绍兴,向她年迈六旬的老母倾诉她分别一年来所发生的一切。母亲是了解女儿的心的,她把自己多年来仅有的一点积蓄,拿出来为女儿添置行装、筹办学费。欢聚数日之后,秋瑾由绍返杭。
在群芳斗妍的三月,秋瑾自绍兴来到杭州,她沿着红花绿柳、芳草如茵的白堤和苏堤,饱赏西湖的湖光山色,纵览西湖美景,使她对祖国分外热爱;同时,面对如此多娇的江山,也更加坚定了她东渡留学、探索拯救祖国危亡道路的决心。几天后她又回北京。
是年五月初九日(6月22日)上午,北京的天气,碧空晴朗。微风吹拂着人们的衣角,好像为远行人送别。秋瑾乘火车离开北京,经天津去塘沽。到达塘沽时已是当天下午一点钟。秋瑾将乘坐的“独立号”商船远远地停在渤海湾里。这是一艘日本大阪商船股份公司租用的德国轮船。旅客要先乘小汽艇渡到轮船上。汽艇刚行驶一会儿,海面上起了大风,与秋瑾同行的京师大学堂日本教习服部字之吉的妻子服部繁子也感到有些头晕,她的孩子们更低声呻吟,同行的京师大学堂日本美术教习高桥勇,忙着给这个人倒杯水,给那个人递块毛巾;唯独秋瑾坐在小汽艇里泰然自若,这大约是因为她生在江南水乡的缘故。因为风大,小汽艇用了比平常几倍的时间才把客人送到轮船上。
坐在“独立号”轮船上,面对茫茫大海和翻腾的巨浪,秋瑾心潮起伏。她一方面思念着灾难深重的祖国:“几番回首京华馥,亡国悲歌泪涕多”(《宝刀歌》);另方面又决心投入新的生活。她此时兴奋地吟道: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
这首诗豪爽雄健,清新瑰丽,一位英姿飒爽、只身万里的巾帼英雄形象跃然于万顷碧波之上,好像一只翱翔于九天的海燕,正穿云破雾,矫健地飞向远方!轮船经过仁川、釜山到达日本神户,时间是五月十九日(七月二日)。秋瑾在当地西村旅馆稍微休息,又于当晚乘开往东京的列车北上,二十日(七月三日)到达日本京都。P56-5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