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多重记忆

多重记忆

  • 字数: 33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 作者: 王文智 著
  • 出版日期: 2015-12-01
  • 商品条码: 978753289235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4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5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美国作为课程理论的发祥地和研究中心,在课程史研究方面有着极为丰硕的成果。该选题为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美国课程历史研究的专著,描述和分析了美国课程史领域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较为细致且生动地解析了不同时代的范例作品,将美国课程史研究置于美国课程理论、教育史学乃至史学研究的整体学术络脉中进行把握,创造性地从“思想史-社会史-文化史”、“重构史学-建构史学-解构史学”和“单一主体-多元主体-反思主体”三个维度分析了美国课程史研究的发展方向。选题对于思考我国如何开展课程史研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与此同时,国际课程研究已经进入“学科化”反思和重建的新阶段,“理解课程研究领域自身的历史”已经成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点,本选题在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教学当中可以起到较大的作用。
作者简介
王文智,辽宁大连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员'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课程理论、教学设计和教育话语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毕业于浙江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访问学者。在《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等CSSCI收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总序
绪论
第一节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程史研究的意义
二、我国课程史研究概况
三、美国课程史的译介与研究
第二节研究的内容与范围
一、课程史研究领域的兴起
二、课程史与教育史:关于独立性的辩论
三、研究内容的限定
第三节“多重记忆”:题解
一、课程领域的集体记忆
二、交叠的多重:分类的困局
三、话语变迁:回忆和讲述的方式
第一章进步主义者的独白
第一节维系传统的努力
一、“危机”中的课程领域
二、承袭进步主义传统
第二节坦纳夫妇的课程史观及《学校课程史》
一、“可用的过去”:课程史的效用及其书写方式
二、“冲突-进步”:课程历史的发展脉络
三、以“进步主义”为轴线的课程思想演变
第三节在历史中寻找专业共同基础
一、一部“课程开发”教科书
二、对单一范式的坚守
第二章思想的四重奏:专业群体的斗争
第一节反思的年代
一、挑战泰勒原理
二、修正主义教育史学的影响
第二节课程史中的经典:克利巴德的《美国课程斗争》
一、重探“进步教育”的意义
二、舞台与角色:20世纪初的四大课程群体
三、核心情节:“斗争”
第三节理论与历史之间
一、批判性:检视理论局限
二、象征性:关注符号世界
第三章“嘈杂”的现场音:社会力量的角逐
第一节课程社会史研究兴起的背景
一、教育中的“新社会史”与“学校黑箱”
二、审视学校知识的来源:新教育社会学与批判性课程理论
第二节《学校科目与课程演变》:古德森的课程史研究
一、学校科目社会史:方法与定位
二、案例研究:围绕学校科目的斗争
三、古德森科目史研究的影响
第三节美国课程史中的科目史与案例研究
一、美国的学校科目史
二、地方与学校课程项目的案例研究
三、课程研究的社会史路径
第四章对声音的反思:语言学转向与课程史
第一节后结构主义课程史的学术土壤与话语资源
……
第五章另一半故事:打破女性的缄默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课程史的边界:关于独立性的辩论
附录2《美国课程文献史》文献目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