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日数学关系史

中日数学关系史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 作者: 冯立?
  • 出版日期: 2009-04-01
  • 商品条码: 9787532862085
  • 版次: 0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日本数学与中国数学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约公元6世纪~15世纪末,以《算经十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数学和历法计算知识传入日本,日本数学由此肇始。公元16世纪初~18世纪初。宋元明数学传入日本,和算在吸收、消化宋元数学的基础得以确立,并得到了飞跃性发展。18世纪20年代~19世纪50年代。明清之际传入中国的西方历算、数学知识又通过中国传到了日本,并成为交流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数学的传入虽然一直没有中断,但已处于从属地位。汉译西方数学著作以及梅文鼎的介绍西方天文与数学的著作成为日本人摄取的主要内容。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期,两国进入了近代化时期,西方数学和近代数学教育方式的间接引进成为交流的主要内容。这一时期中日之间有了双向交流,起初是日本借助汉译西方数学著作学习西方近代数学。然后中国又借助日本学习西方数学,并仿照日本的教育制度建立了新式数学教育制度。20世纪前期~现在,为现代数学交流时期。对这种关系的探讨,形成了中日两国数学史研究的一个特殊课题。《中日数学关系史(精)》在进一步发掘史料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时期讲述了自公元6世纪以来,中日数学交流及相互影响情况,力图对中日数学关系从古代到近代的历史进行系统的考察和研究,从汉字文化圈数学的整体视野出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中日数学关系史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分析,以期揭示中日数学的内在联系,勾勒出中日数学关系发展和演变的主要脉络。
《中日数学关系史(精)》由冯立?编著。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古典数学的东传与日本数学的肇始
一、最早传人日本的中国历算
二、日本早期算学教育制度的确立及其与中国的关系
三、隋唐时期传入日本的中算书与日本古代算学内容的遗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宋元明数学的传日及其影响
一、中算再度传日的历史背景
二、关于珠算的传日及其作用
三、关于《算法统宗》的传日及其影响
四、《算学启蒙》和《杨辉算法》在日本的流传和影响
五、《授时历》在日本的流传和影响
六、江户前期传人日本的其他中国算书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和算与中国传统数学的内在联系
一、和算家对天元术的继承和发展
二、和算招差法与中算招差术的内在联系
三、和算对中算垛积术的继承和发展
四、中国天文、律历学对和算的深刻影响
五、和算圆理与中算传统的联系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江户中后期的中日数学交流
一、中国天算著作传日日本的基本情况
二、汉译西方数学著作在日本的流播及影响
三、梅文鼎的历算著作在日本的流传和影响
四、关于其他方面的一些数学交流情况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近代中日数学的交流与相互影响
一、汉译西方数学著作对日本的影响
二、中日数学关系的逆转与日本数学对中国的影响
三、近代中日数学交流的两位先驱;周达和长泽龟之助
参考文献
结语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