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用心育心:铸就孩子的幸福人生(0-18岁孩子父母必读)

用心育心:铸就孩子的幸福人生(0-18岁孩子父母必读)

  • 字数: 21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 作者: 魏淑华
  • 出版日期: 2011-06-01
  • 商品条码: 978753286825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由魏淑华和宋广文编著的《用心育心――铸就孩子的幸福人生》是成功家教丛书之一,是0-18岁孩子父母推荐阅读之书。该书指出,教育孩子应该更多地关注用“心”育“心”,更多地关注孩子心理是否健康。只有用“心”才能培养出“好孩子”。
内容简介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
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
的心理和完整的心智,也就
是要“育心”。
    由魏淑华和宋广文编著的《用心育心――铸就孩
子的幸福人生》更多地关注
以“心”育“心”,更多地
关注孩子心理是否健康。《用心育心――铸就孩
子的幸福人生》指出,只有“用心”来
“育心”,才是家庭教育最
有效的“投入”,才能在孩
子身上看到最丰厚的“产
出”,才能找到孩子心理健
康的“金钥匙”,才能铸就
孩子的幸福人生。
目录
总  序
前  言
第一章  家教理念――教育孩子要“用心”去“育心”
  这样的家教理念,您有吗?
    一、养子防老
    二、养育孩子无师自通
    三、人大自然长
    四、教育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
    五、教育就是教知识
    六、让老人带孩子,省力又放心
  树立正确的家教理念
    一、好父母要学习“心理学”
    二、把孩子看做是与自己平等的人
    三、教育孩子要亲力亲为
    四、家庭抚养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
    五、给孩子适度的爱
第二章  人格健全――孩子幸福人生的根基和旨归
  什么是健全的人格
    一、正确的自我意识,整体协调一致
    二、人际关系和谐,社会化良好
    三、有效地工作,富有创造力
  如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一、婴儿期(0~1岁):发展孩子的信任感与“希望”
    二、婴儿后期(2~3岁):发展孩子的自主性与自我控制感
    三、学龄前期(4~5岁):发展孩子的主动性
    四、儿童期(6~11岁):发展孩子的勤奋感与“能力”品质
    五、青少年期(12~20岁):发展孩子的自我同一性
第三章  心理健康――孩子幸福人生的基石和保证
  您的孩子心理健康吗?
    一、智力发展水平在正常范围之内
    二、能比较正确地认识自己
    三、情绪稳定、乐观
    四、具有一定的心理自控能力和心理耐受力
    五、行为协调,反应适度
    六、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和谐
    七、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如何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家庭结构――请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二、家庭环境――请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
    三、教养方式――请给孩子一个民主的家
    四、亲子关系――请给孩子一个亲近的家
    五、家庭功能――请给孩子一个真正的家
第四章  智力发展――孩子幸福人生的基础和条件
  影响孩子智力发展水平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二、环境因素
  在家庭教育中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
    一、耳聪目明――发展孩子的感知力
    二、明察秋毫――发展孩子的观察力
    三、专心致志――发展孩子的注意力
    四、博闻强记――发展孩子的记忆力
    五、智慧丰硕――发展孩子的想象力
    六、头脑灵活――发展孩子的思维力
    七、能说会道――发展孩子的言语能力
    八、多元智能――让每个孩子都“各尽所能”
摘要
    对一个由两人组成的小家庭而言,孩子呱呱一声落地,不仅意味
     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还意味着两个重要新角色的产生和一种重要
     新教育的开始。这两个新角色即是――父亲和母亲,一而这种新教育
     即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就广义而言,指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教育。
     这个家庭既指从出生到“成家”之前跟父母、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也
     指成年结婚后跟配偶、子女组成的家庭。而狭义的家庭教育,主要指
     的是孩子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接受到的主要来自父母的教育。本书中
     讲的家庭教育主要指的是后者,即狭义的家庭教育。
         从时间上看,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早接受到的教育,对孩子的一生
     起奠基作用;从内容上看,家庭教育是对孩子影响最广泛的教育,涉
     及到知识、能力、性格、品德等各个方面;从施教者来看,家庭教育具
     有“师生关系”上先天的优势,父母是与孩子关系最亲近的人。由此,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不可替代性不言而喻。
         家教理念,主要指的是父母所持有的关于如何看待孩子、如何养
     育孩子等问题的观点,它是父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在头脑中的
     主观反映,对父母的教育动机、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等起着指导和制
     约作用。家教理念的不同,必然导致不同的家庭教育行为与效果。
         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观察到失误甚至是失败的家教案例,比
     如:
         豆豆的爸爸妈妈都是名企的白领,由于平日工作繁忙,
     没有时间带孩子,因此豆豆刚满六个月的时候,妈妈就强行
     给他断了奶,送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由老人负责照料。
         转眼豆豆六岁了,该上小学了,爸爸妈妈因为担心乡下
     的基础教育条件差,特意将豆豆接到城里,而且想办法托关
     系,让豆豆上了当地优选的小学。谁知,新学期刚进行了一
     个多月,班主任便把豆豆的爸爸妈妈“请”到了办公室。班
     主任说,与班内同龄的小朋友相比,豆豆反应迟钝、注意力
     不集中、口头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都很弱,学习成绩很不
     好。豆豆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班上的同学也不喜欢与他交
     往,原因是“听不懂他说的什么”,更搞不懂“他想的什么”。
     班主任一方面担心豆豆在班级中的处境不利于孩子的发
     展,另一方面又担心豆豆的表现影响班级排名,因此劝豆豆
     的爸爸妈妈给孩子转学。豆豆的爸爸妈妈听到老师的建议
     感到很惊奇,带孩子去做智力测试,才知道豆豆的智力发展
     低于一般水平,且存在严重的学习障碍。
         豆豆的爸爸妈妈很不解,两人都是名校毕业的大学生,
     孩子的先天素质应该不错,可为什么上学后却表现得这么
     不尽如人意呢?出于无奈,只好向家庭教育专家咨询,通过
     专家的分析,两人找到了问题的原因。原来,在0~6岁,孩
     子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父母教育的缺席使豆豆没有建立起
     良好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豆豆从小生活环境的相对封闭、
     生活内容的相对贫乏、爷爷奶奶的寡言少语没有给豆豆足
     够的感官刺激,结果豆豆的智力发展落后于生理年龄,更严
     重的是养成了胆小、孤僻、依赖、沉默、不自信的性格。
         豆豆的爸爸妈妈很后悔,感觉特别对不起孩子,他们说如
     果早些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发展规律,早知道自己的
     缺席会造成孩子这么严重的状况,哪怕辞掉工作也要亲自带
     孩子的。他们决心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学习儿童心理知识、多
     向家庭教育专家请教,以争取使豆豆的情况尽快改善。
         英国的教育思想家洛克很早就提到过,家庭教育一定要慎重又
     慎重,不可以掉以轻心。他说:“教育上的错误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
     次弄错了,决不能指望用第二次和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生
     清洗不掉的。”
         之所以会有错误的家教行为,归根结底是由于错误的家教理念
     在作怪。
         正确的家教行为和理念并非“生而知之”,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成功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切忌“生搬硬套”。
     同样的做法,在张家“一通百通”,而在李家,却可能“南辕北辙”;对一
     个孩子适用的方法,到另一个孩子身上却可能见效甚微。因为,孩子
     不同,家长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家庭生态环境不同……
         要想在这些不同中,教育好孩子,首要的即是要摒弃不正确的家
     教理念,树立正确而科学的家教理念。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