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国传统戏剧图像志(全十卷)
字数: 70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 刘文峰
出版日期: 2024-05-01
商品条码: 9787503973215
版次: 1
开本: 16开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
¥2980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运用图像学和方志学的理念研究中国传统戏剧,是一种新的尝试。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戏剧图像志》(全十卷)是浙江音乐学院戏剧学研究所申报、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编号21BB028)的最终成果,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由前言、综述、戏曲的渊源、北曲杂剧、南戏传奇、近现代地方戏概述、戏曲舞台美术、戏曲演出场所、戏曲与民俗、戏曲与传统美术、中国戏曲中外文化交流等22章及中国传统戏剧大事年表、参考文献组成。全书十卷,图片7595张,文字70余万。全书用图像反映中国传统戏剧的历史风貌,辅以文献资料揭示中国传统戏剧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
作者简介
刘文峰,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工作,从事戏曲史论研究和教学 40 多年。曾担任中国戏曲志编辑部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原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推荐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先后参加和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戏曲志》《北京戏剧通史》《清代戏曲发展史》《中国近代戏曲史》《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报告集》《中国戏曲音像资料数字化工程》《京剧大典》《中国大百科全书 戏曲学》第三版等编纂工作。
目录
总目录 第一卷 第一章 综述 003 一、中国戏曲的基本特征 008 二、中国戏曲的多样性 018 三、中国传统戏剧保护、传承特点 第二章 戏曲的渊源 026 一、先秦歌舞 043 二、汉代与南北朝时期的百戏 068 三、隋唐乐舞与歌舞戏 第三章 北曲杂剧 100 一、宋金杂剧 111 二、元明杂剧 112 元代杂剧作家及作品 141 明代杂剧作家及作品 146 三、北杂剧的艺术形式 第四章 南戏传奇 155 一、南戏的早期作品 163 二、传奇作家作品 213 三、南戏的声腔与特点 213 海盐腔 216 余姚腔 216 弋阳腔 218 青阳腔 219 昆山腔 第五章 近现代地方戏概述 241 一、雅部的衰落与花部的崛起 254 二、花雅之间的竞争与融合 264 三、戏曲改良运动的得失 281 四、戏曲改革与传统戏剧保护传承 第六章 祭祀仪式剧与古老剧种 325 一、祭祀仪式剧 325 目连戏 337 赛戏 341 队戏 348 锣鼓杂戏(跳戏) 357 人偶戏 360 傩戏 375 打城戏 378 海州童子戏 379 二、南方的古老剧种 379 莆仙戏 387 梨园戏 395 潮剧 399 高甲戏 405 正字戏 409 白字戏 411 西秦戏 413 调腔 419 琼剧 423 三、北方的古老剧种 423 柳子戏 427 丝弦 430 越调 433 老调 435 耍孩儿戏 第二卷 第七章 梆子腔及其主要剧种 003 一、梆子戏的源流与形成 011 二、梆子戏兴盛原因及其影响 020 三、梆子腔的主要剧种 020 秦腔 057 同州梆子 060 汉调桄桄 062 蒲州梆子(蒲剧) 101 中路梆子(晋剧) 147 北路梆子 192 上党梆子 226 河南梆子(豫剧) 244 宛梆 248 河北梆子 272 山东梆子 275 莱芜梆子 277 章丘梆子 277 枣梆 278 西调 279 淮北梆子 281 徐州梆子 283 四、梆子剧种的相互关系 第八章 多声腔剧种 289 一、西南地区的多声腔剧种 289 川剧 337 滇剧 349 二、华南地区的多声腔剧种 349 湘剧 365 祁剧 368 辰河戏 372 常德汉剧 375 桂剧 380 粤剧 402 三、华东地区的多声腔剧种 402 婺剧 422 绍剧 435 瓯剧 443 赣剧 462 东河戏 464 闽剧 第三卷 第九章 皮黄声腔剧种 003 一、皮黄的源流 007 二、皮黄声腔的主要剧种 007 汉剧 016 徽剧 024 汉调二黄 028 宜黄腔 030 广东汉剧 第十章 皮黄声腔剧种之京剧 039 一、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075 二、京剧代表人物 075 生脚及其擅演剧目 第四卷 001 旦脚及其擅演剧目(上) 第五卷 001 旦脚及其擅演剧目(下) 107 净脚及其擅演剧目 192 丑脚及其擅演剧目 256 三、京剧代表剧目 256 传统戏 289 新编历史故事戏 298 现代戏 第十一章 民间小戏 325 一、花鼓滩簧戏 354 二、采茶戏 366 三、花灯戏 377 四、秧歌戏 393 五、道情戏 402 六、二人台、二人转 417 七、眉户曲子戏 第六卷 第十二章 新兴剧种 003 一、评剧 024 二、越剧 036 越剧代表人物 079 越剧代表剧目 122 三、沪剧 127 四、淮剧 133 五、锡剧 137 六、扬剧 139 七、甬剧 146 甬剧代表人物 150 八、苏剧 159 九、芗剧 163 十、姚剧 165 十一、庐剧 168 十二、黄梅戏 169 黄梅戏代表人物 174 黄梅戏代表剧目 182 十三、吕剧 183 吕剧代表人物 184 吕剧代表剧目 188 十四、河南曲剧 192 十五、楚剧 197 十六、吉剧 201 十七、龙江剧 206 十八、北京曲剧 209 十九、黔剧 210 二十、青海平弦戏 217 二十一、陇剧 218 二十二、滑稽戏 第十三章 少数民族剧种 227 一、少数民族剧种概述 231 二、戏曲的民族特征 239 三、代表剧种 239 藏戏 264 蒙古剧 267 维吾尔剧 272 白剧 286 傣剧 294 彝剧 304 侗剧 311 壮剧 329 布依戏 334 苗剧 339 唱剧 340 毛南戏 342 新城戏 350 佤族清戏 353 章哈剧 第十四章 木偶戏 359 一、木偶戏概述 362 二、木偶戏造型 第七卷 第十五章 皮影戏 008 一、陕西皮影戏 008 华县皮影戏 036 西路皮影戏 043 二、山西皮影戏 043 晋南皮影戏 059 孝义皮影戏 072 三、环县道情皮影戏 078 四、唐山皮影戏 080 明清及民国时期皮影造型 099 皮影头茬造型 108 皮影人物造型 123 演出场面 128 五、复州皮影戏 135 六、凌源皮影戏 141 七、海宁皮影戏 146 八、陆丰皮影戏 148 九、江汉平原皮影戏 第十六章 戏曲表演 155 一、脚色行当 158 二、人物扮相 158 清宫昇平署戏曲扮相图谱 434 齐如山编梅兰芳访美画轴中的扮相 446 郝寿臣净脚扮相 第八卷 001 其他剧种扮相 044 少数民族戏曲装扮 063 三、表演身段和特技 125 齐如山编梅兰芳访美画轴中的舞蹈身段 第十七章 戏曲舞台美术 197 一、脸谱 197 脸谱的形成和发展 206 梆子声腔剧种的脸谱 240 皮黄声腔剧种与京剧的脸谱 274 其他地方戏脸谱 307 二、脸谱的色彩与图案构成 313 三、脸谱图案的程式化与标识性 314 净脚脸谱谱式 323 丑脚脸谱的谱式 330 历代戏曲脸谱藏家 340 齐如山编梅兰芳访美画轴中的脸谱 401 四、面具 402 面具的起源与流变 462 少数民族传统戏剧面具 471 中国传统戏剧面具的功能 第九卷 001 五、布景装置 001 布景 049 装置 051 清平署道具 052 齐如山编梅兰芳访美画轴中常用砌末装置 057 六、服饰 058 承德避暑山庄宫廷戏衣 068 传统戏曲服装 091 少数民族戏曲服饰 104 齐如山编梅兰芳访美画轴中的服饰 第十八章 戏曲音乐 133 一、戏曲音乐的构成及类型 133 二、戏曲声腔的流变 139 三、伴奏乐器及乐队建制 139 伴奏乐器 139 乐队建制 172 齐如山编梅兰芳访美画轴中的戏曲常用乐器 176 四、曲谱 第十九章 戏曲演出场所 185 一、概述 185 剧场的变迁 195 齐如山编梅兰芳访美画轴中的戏台 204 二、戏曲剧场经典案例 204 庙宇剧场 267 宫廷王府剧场 281 会馆剧场 313 宗祠剧场 327 园林和过街剧场 335 临时性剧场 339 三、演出场所的形制与观演关系 第二十章 戏曲与民俗 359 一、节庆演出习俗 374 二、庙会演戏习俗 401 三、戏班规章习俗 401 组班 402 班规 405 演出流程 418 四、民俗对戏曲审美的影响 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戏曲与传统美术 003 一、清代宫廷戏画 179 二、《点石斋画报》中戏曲相关作品 191 三、戏曲壁画 197 四、戏曲年画 222 五、戏曲瓷画 227 六、戏曲彩塑 236 七、山西平遥纱阁戏人 245 八、戏曲雕刻 245 木雕 282 砖雕、石雕 291 九、戏曲剪纸 299 十、戏曲刺绣 303 十一、戏曲动画 第二十二章 中国戏曲中外文化交流 375 中国传统戏剧大事年表 481 参考文献 489 摄影和图片提供单位和个人 490 后记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