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历史理解中国:《教务杂志》与中国历史研究(精)

从历史理解中国:《教务杂志》与中国历史研究(精)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崔华杰
  • 商品条码: 978710023468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6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教务杂志》是西方人在华创办的长达七十四年的英文刊物,其不以传播西学和西方文明为业,相反却致力于帮助西人了解中国社会及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因此该杂志发表了相当数量的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文章。本书注目于该杂志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原原本本再现晚清以来在华西方人的思想、活动轨迹,呈现来华西人群体接触和诠释中国历史文化的知识历程,以及这种接触和诠释背后隐藏的中国观。
作者简介
崔华杰,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义和团运动史。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多项,出版《华北的暴力和恐慌:义和团运动前夕基督教传播和社会冲突》《西文义和团研究文献资料汇编》《鹰与龙:全球化与16世纪欧洲在中国和美洲的征服梦》《中国亿兆:中国内地会与晚清社会(1832—1905)》《路遥和他的史学时代:路遥口述历史》等著译作10余部,在《近代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清史研究》《民俗研究》《文史哲》等期刊发表文章近30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相关文章或采访也见于《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文化报》、《中国纪委监察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学习强国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教务杂志》概述 第一节 两个阶段 一、福州时代 二、上海复刊 第二节 制式与发行 一、刊物制式 二、渠道发行 第三节 编辑与作者 一、杂志编辑 二、作者群体 第二章 寻找“上帝”的子民:中国上古史研究 第一节 神话与世俗间的人物 一、太一与诺亚 二、女娲与诺亚 三、后羿与耶稣 第二节 此上帝与彼上帝 一、在中文发现“上帝”之名 二、中国上古先民的上帝崇拜 第三节 寻找中国的诺亚方舟 一、史前大洪水 二、耶稣会士与中国上古史编年 三、晚清基督教传教士之研究视角 第三章 发现辉煌:中国古代史研究 第一节 断代史 一、偏安临安之南宋 二、八百年周朝史 第二节 历史人物 一、为曹操“翻案” 二、“小”郑但可霸中原 三、诗风唐朝 第三节 科技文明 一、天文学 二、早期发明 第四章 地缘化的学术:中国史地研究 第一节 史地研究的兴起背景 一、伟烈亚力与《教务杂志》 二、传教工作的开展 第二节 传教与游历散记 一、传教笔记 二、游历散记 第三节 边疆研究 一、罗约翰与东北史研究 二、景雅各与蒙古研究 三、薄乃德对中国边疆著作的介绍 第四节 都城研究 一、薄乃德与北京区域史 二、潘慎文文献译介下的苏州 第五章 会通与调和:中国儒学史研究 第一节 《教务杂志》儒学史研究概况 一、福州时代的儒学研究 二、迁沪后的儒学研究概况 第二节 儒家典籍译介 一、何德兰与《弟子规》和《女儿经》 二、季理斐与《二十四孝》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特点:注释的使用 一、译介过程与翻译底本 二、注释使用与译介得失 三、赫氏译本与西方汉学 第四节 “现代性”下的儒学研究趋向:以孔子研究为个案 一、《教务杂志》之孔子形象 二、社会性意义下的孔子 第六章 宗教与宗教的相遇:中国佛教史研究 第一节 佛教的历史及其经义 一、佛教历史 二、佛教经义 第二节 基督教与佛教的会通 一、经义会通 二、佛教的社会影响 第三节 对藏传佛教的研究 一、史地研究 二、佛教与藏民生活 第七章 学术视野下的老子:中国道学史研究 第一节 研究路径与学术史地位 第二节 文献考据下的老子与《道德经》 一、老子生平考 二、论“道” 三、《道德经》中西版本的介绍 第三节 《道德经》的“现代性”解读 一、《道德经》的政治观 二、《道德经》的道德观 三、《道德经》的宇宙观 第八章 研究之器:工具性资料、文献及著述 第一节 工具性资料 一、行政地理 二、中文语言 第二节 文献及著述 一、中文文献推荐 二、海内外研究动态 结语 附录一 引用西人名录 附录二 《教务杂志》中国历史研究文章提要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