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建构中国文学话语——传统知识、现代概念和被叙述的历史

建构中国文学话语——传统知识、现代概念和被叙述的历史

  • 字数: 355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余来明 等
  • 出版日期: 2024-05-01
  • 商品条码: 978730724087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2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清末民国时期新语的大量涌现而展开,藉由考察该时期新语创制现象入手,对现代学术转型、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等问题进行辨析,以说明中国学人在现代学术话语体系形成过程中所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及西方学术话语在“汉字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异与误读,无不体现出知识、思想在全球传播过程中的复杂面相。希望通过探究现代学术话语形成的历史轨迹,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简介
余来明,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现任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先后前往韩国、台湾、香港等地进行学术交流。主要从事元明清文学文化研究。
目录
绪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学术话语的形成与反思
一、现代性的诱惑:输入西学与创制新语
二、竞争的话语:概念的意义再生与文化转向
三、“话语霸权”再审视:重估现代话语体系形成的“中国因素”
四、余论
第一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第一章张之洞督鄂时期湖北“中学”教育的历史变迁与“中国文学”的早期建构
一、晚清书院时期湖北“中学”教育的一般情形
二、科举改革、书院改章时期湖北“中学”教育的演变
三、科举废止与新学制下湖北“中学”教育的转折
四、由“中学”到“中国文学”:张之洞督鄂期间湖北“中学”教育的学术史意义
第二章近代民族国家建构与“中国文学”观念的兴起
一、“国家”之名下“文学”的重新定义
二、中西交汇语境中“中国文学”观念的兴起
三、作为历史知识和国家想象的“中国文学”
四、余论
第三章清末民初的知识转型与“小说”概念的演变
一、从“说部”到“小说”
二、民族国家建构视域中“小说”文类的兴盛
三、“小说”为最上乘“文学”
四、余论
第二编多面的现代叙述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