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温病学基本技能实训·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色教材

温病学基本技能实训·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色教材

  • 字数: 284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 作者: 宋乃光, 赵岩松主编
  • 商品条码: 9787513287319
  • 版次: 2
  • 页数: 19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院本规划教材,包括中医临床前所需掌握的主要基本实践技能的训练,包括诊断和辨证分册、中药饮片辨识分册、伤寒分册、金匮分册、温病分册、养生康复分册6种。本套丛书特色:编写定位:中诊、中药、伤寒、金匮、温病等中医课程包括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大方面的内容,是中医学生走向临床的桥梁课,本套教材则与上述系列课程相配套,明确定位于: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教材”。编写特色:“基于课堂,提挈三基;结合临床,细化实训”。即教材的编写突出两个方面:一是对课堂理论知识进行提纲挈领的总结归纳概括与提升,使学生在分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完善中医思维;二是结合临床实践,将实践技能的培训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细化,充分实现在桥梁课实训中的实用性。编写团队:课程由李峰教授负责,配合教材编写秘书统筹写作,各分册分别由各专业主任或骨干教师作为负责任人,组织本专业有学术地位、实践经验与出版经验的教师团队进行编写。编写基础:本套教材第一版已经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自编教材在各科临床实训中使用近八年,在此过程中既发现了教材的重要性,也积累了教材的不足之处,并论证了修改的方案,此次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本套教材第一版于2013-2014年出版,第一版教材作者方资助9万元。其中中药分册年用量近2000册,养康分册年用量近800册,伤寒、金匮年用量近500册,中诊、温病分册年用量近300册。本次为修订再版。
作者简介
宋乃光教授, 1945年出生,辽宁省辽阳人,农工民主党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第五批、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第三届首都国医名师。1970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本科毕业。1979年获硕士学位,为著名温病学家赵绍琴早期研究生,1990年拜全国著名老中医孔光一为师,是国家第一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1994年正式出师。宋乃光教授为国家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名医工作室站专家,宋乃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并为北京市科技重大项目、“十二五”等相关老中医经验传承10余项课题作专家指导。多次出国讲学,学术交流。宋乃光教授献身中医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媒网客教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专家;“北京百名专家中医药预防保健科学传播活动”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审题专家。研究生教材《温病学说之研究》副主编,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主编多部中医院校温病学教材。2006年,荣获北京市教育工会“师德标兵”称号。宋乃光教授从事中医经典《温病学》课堂教学及临床工作近50年,具有坚实的中医经典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其临床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病证,有良好的口碑和疗效。宋乃光教授对中医经典的理解和临床应用有独到的见解,对中医理论在临床的拓展应用有丰富的经验。擅治外感热病,融“伤寒”“温病”精华,学贯中西。各种疑难性发热疾病诊治甚多,多数剂而愈,广获称颂;从伏邪、蕴毒、痰饮、瘀血、积滞等综合辨证疑难病,为当代杰出临床医家。宋乃光教授先后师从赵绍琴教授、孔光一教授、祝谌予教授等多名中医名家学习,汲取众家之长。1979-1981年师从著名温病学家赵绍琴教授读硕士研究生,1991-1994年作为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师从孔光一教授。
目录
第一单元 温病常用诊法 第一节 辨舌 一、舌苔 附:白苔之特殊苔 二、舌质 三、舌态 四、舌象的动态变化 附:察咽喉 第二节 辨斑疹、白痞 一、斑疹 二、白瘩 第三节 辨常见症状 一、发热 二、汗出异常 三、口渴 四、神志异常 五、痉 六、厥脱 第二单元 温病的辨证 第一节 卫气营血辨证 一、卫分证 二、气分证 三、营分证 四、血分证 第二节 三焦辨证 第三单元 温热性证候 第一节 卫分证治 一、邪袭肺卫 二、燥热犯卫 第二节 气分证治 一、邪热壅肺 二、燥热伤肺 三、肺热腑实 四、热郁胸膈 五、阳明热炽 六、热结肠腑 七、肠热下利 八、热郁胆腑 九、热盛动风 第三节 营分证治 一、热灼营阴 二、热陷心包 三、内闭外脱 第四节 血分证治 一、热盛动血 二、热与血结 第五节 气营(血)同病证治 一、肺热发疹 二、气血两燔 第六节 后期证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