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丝路交流与戏曲形态的生成、蜕变
字数: 321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陈
出版日期: 2024-06-01
商品条码: 978703078664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28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
¥14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神话-仪式学基本理论框架,综合运用音乐学、人类学、语言学、历史学等多学科方法,在综合分析古代丝绸之路的考古文献及传统习俗材料的基础上,沿着神话—偶仪—乐器—戏曲的路线讨论了戏曲文化观念的发生,依据脚色—叙事—曲牌—文本的线索讨论了戏曲诸因素的形成,因循唱(念)—腔—乐的思路讨论了戏曲形态的蜕变,多视角、多维度全景式地将戏曲发生、形成与蜕变的全过程还原到历史的语境中。总体上,本书视野开阔、材料丰富、观点新颖,为中国戏曲史、戏曲音乐史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本书可供中国戏曲史、中国文化史、传统音乐研究方向的高校师生及其他学界同好参阅。
目录
前言
图目录
表目录
绪论 东方学及戏曲史研究的新向度1
一、20世纪上半叶东方学视野下的丝路音乐交流研究1
二、真戏剧、真戏曲与戏曲的发生:从观念—行为—发生出发11
三、本书的意义、研究方法及框架21
上编 “神话—偶仪—乐器—戏曲”:戏曲文化观念的发生
第一章 戏神信仰与西亚—中亚—东亚的二元对立观念27
第一节 从神话到仪式:隐喻世界的浪漫遐想27
第二节 从“摩醯首罗—维什帕克”到“二郎神—石敢当”39
第三节 东南戏神田元帅:生殖崇拜的主题43
第四节 道教北斗九皇神:道教话语中的戏神48
第二章 傀儡戏、参军戏与东方戏剧的中国叙事53
第一节 偶仪时代:“乐”所代表的神话“原型”意义53
第二节 丧家乐—伎乐—演剧:傀儡戏的功能拓展57
第三节 呼麦、傀儡唱法与汉时匈奴、唐时突厥61
第四节 傀儡戏与印度佛教的偶仪64
第五节 从祭之以神、祭之以王到驱神(煞)仪式65
第六节 “绿衣参军”、参军桩与“绿衣杰克”、五月朔花柱67
第七节 罗马、希腊驱假神仪式与中国参军戏、假官戏69
第八节 参军戏(色)、竹竿子与古希腊的酒神祭祀75
第三章 拍弹与变相——看图讲故事的中国文本80
第一节 拍弹与pate、patā、patta、patra、phad、钵陀81
第二节 拍弹/pate与古代印度的看图表演84
第三节 拍弹之喉啭引声与俗讲仪式之“转读”“歌赞”86
第四节 俳优小说与变文中讲故事89
第五节 部派佛教造像、音声戒律的变迁与变相初识91
第四章 双声的戏剧人类学解读96
第一节 双声的三种类型97
一、由人声构成的双声97
二、由人与乐器共同构成的双声98
三、仅由乐器构成的双声99
第二节 双声文化的共性及形态递嬗104
第三节 双声文化的历史考察107
第四节 汉唐时期的双声乐器110
第五节 神话—仪式中双声及其意义115
第五章 般涉及般涉调考原119
第一节 梵天、湿婆和般遮翼:以“五”为圣数的神话述事120
第二节 pāncama、数五、数论、密教与阿维斯塔经122
第三节 pa.calika—puttali—傀儡:神圣代码125
第四节 从般遮尸弃至般涉单调128
第六章 傀儡戏与戏曲脚色体系的形成131
第一节 悖拿儿—唐歌舞戏、鲍老—宋杂剧色、邦老—宋元戏文杂剧的净脚133
第二节 般涉调套曲——隐于元曲末旦体制中净脚唱腔138
第三节 “炸音”——净脚的唱法142
第四节 净角唱腔的重要结构形式:“腔儿”—务头145
第七章 从神圣到世俗:中国戏曲叙事的思维运演149
第一节 创生神话主题运演与除煞仪式150
第二节 神话结构运演与赛神叙事153
第三节 宋代的二郎神—魁星崇拜与戏曲叙事主题转换155
第四节 古代戏曲中婚姻主题对神话的运演159
第八章 喉啭生律与西北苦音:“第6—12泛音组”假说164
第一节 塑型:呼麦泛音(哨音)的旋律机制165
第二节 拟他:“第6—12泛音组”与特征音4、音7168
第三节 变通:“以耳齐其声”与西北音阶171
第四节 证史:从律印于器到调归般涉174
第五节 “第6—12泛音组”的传播与跨文化交流178
第九章 粟特人与唐乐署供奉曲般涉调部分曲目关系考184
第一节 由“火苏敕耶”引发的思考184
第二节 佛教、祆教混合型——中亚胡人宗教类型186
第三节 般涉调与筚篥(唢呐、胡笳)190
第四节 胡人乐伎中的粟特人构成及乐署曲目的音乐归属196
第十章 金元散曲般涉调套曲及曲牌源流考199
第一节 和田木版画、壁画与“宜子”变相202
第二节 密宗“罥索神变”(傀儡仪式)与“过关煞”仪式204
第三节 七夕节、傀儡戏与般涉调209
第十一章 从《穆护砂》到《穆护歌》:戏曲文本的生成与演变214
第一节 穆护与《穆护歌》214
第二节 “摩醯首罗—维什帕克”与佛教、祆教的创生主题216
第三节 少女—化生—执莲童子—摩睺罗218
第四节 《穆护歌》—木瓠—摩睺罗220
下编 唱(念)—腔—乐:戏曲的音声形态
第十二章 “喉啭”与吼:古代戏曲的唱与念——兼及佛教咏经梵呗及汉唐歌演新声227
第一节 “啭歌”拼合、四声得宜:受之“吠陀”的反切?229
第二节 喉啭一声、响传百陌:唐代宫廷的“新声”232
第三节 啭喉飞扬、长引滔滔:密宗真言与梵呗音声234
第四节 喉啭引声、与茄同音:西域“喉歌”的跨界遗存238
第十三章 “务头”与腔儿:戏曲唱法中音乐性的彰显240
第一节 “拉罗腔”“拉嘛韵”与〔耍孩儿〕〔麻婆子〕241
第二节 “拉罗腔”“拉嘛韵”与宋大曲的“嗺哨”“中腔”245
第三节 “腔儿”与潮尔、长调的“诺古拉”252
第十四章 从北曲〔耍孩儿〕到弦索腔〔耍孩儿〕254
第一节 弦索调形成时间之辨254
第二节 关于弦索调对剧唱影响力下降261
第三节 弦索腔与俗曲267
一、明代至清初的北方弦索俗曲267
二、文献记载明代北方俗曲名的变迁268
三、明清弦索俗曲的几种形式272
第四节 弦索腔与〔耍孩儿〕278
一、〔耍孩儿〕在俗曲、曲艺中的腔调形态281
二、〔耍孩儿〕在戏曲中的调式及腔调形态284
三、弦索腔系中〔耍孩儿〕的“腔”288
第五节 对明清时期从弦索俗曲到弦索腔变迁的初步认识290
一、表现手法、使用乐器、表演场合与演唱形式的变化290
二、音乐性质和结构形式的变化291
三、形态流变及社会功能变迁291
第十五章 神话—仪式—制度—展演:戏曲生态的多元连续统293
第一节 神话—仪式连续统294
第二节 从巫乐制度、礼乐制度到礼—俗连续统298
第三节 赛神会(歌会、节庆)—歌舞戏—戏曲:形式连续统301
参考文献305
一、著作305
二、期刊论文307
三、文集、内部资料等310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