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四海为家 阿马蒂亚·森回忆录
字数: 417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印)阿马蒂亚·森 著 刘建,张海燕 译
出版日期: 2024-07-01
商品条码: 9787300318745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668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
¥13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作为一本对不同的人与地方充满精辟见解的书,《四海为家》是对 "一个世界公民的最佳写照",讲述了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人类共情的非凡故事。最重要的是,它讲述了一个人随遇而安的故事。 无论在学生时代,还是自工作以来,阿马蒂亚·森一生都在以行动诠释着鲁迅先生富于哲理的论断:“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他一生结交良师益友无数,使自己的学术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助力;他也始终关注着世界上无数普通人的命运,在他的学术研究中寄寓着强烈的人文关怀。这本书是一部难得的颇具深度的现代学术见闻录,记载了森所走过的一条非同寻常的学术道路。全书展示了一个学术大家如何走向成功,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以及森对许多重要的学术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洞见。 森在九十载漫长的人生岁月中以四海为家,他实际上成了一个世界主义者,一名世界公民,一种包容性世界文明的倡导者。四海为家,其实是一种格局,一种视域,一种境界。森在序言中说道:理解可以从一个群体传向另一个群体,从一个国家传向另一个国家。对于我们相互学习的能力,一定不可低估。相互理解有助于双方达到相知维系和平。 媒体(名人)推荐 森先生的回忆翔实而鲜活,其中蕴含着各种沉思:关于英国在印度统治的得失;关于古典语言在年轻人教育中的重要性;关于圣雄甘地与诗人泰戈尔(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之间的哲学分歧;关于孟加拉大饥荒;关于英国和美国在理解经济学方面的差异……森先生的回忆录中最引人入胜的章节是……那些充满爱意地甚至是慵懒地讲述他的童年和求学经历的章节…… 森是一个坚定不移的科学工作者,同时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的许多狂热崇拜者将他视为为受压迫者发声的经济学家。他是如何成为全球进步偶像的,这将成为他下一本回忆录的引人入胜的主题。 ——Tunku Varadarajan, 《华尔街日报》 这是一本优雅而充满希望的书……对共同人性的信念,以及随之而来的对包容性和宽容的承诺,对森的作品具有重要意义,包括他希望将抽象的经济理论与真实的人和真实的问题联系起来……他欣喜地回忆起在加尔各答读本科时的情景:在当地的咖啡馆里,他与同学们进行了数小时的热烈交谈……森是一个魅力十足、引人入胜的叙述者,他让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争论变得有吸引力,更不用说让普通人也能理解了。 —— Barbara Spindel,《基督科学箴言报》 森是如此引人入胜,如此充满魅力,对优美的句子有着如此清晰的天赋。这是一本精彩的书,是一个世界公民的写照。 —— Philip Hensher,《旁观者》(英国) 森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家、道德哲学家,还是一位学者。他通过学术研究和积极行动,通过朋友和偶尔的敌人,为更崇高的家园理念——也就是世界理念——而奋斗终生。 —— Edward Luce,《金融时报》 一部感人至深的回忆录,讲述了他在印度孟加拉分裂前后的早期生活……这本书既呈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成长故事,又是一门经济学速成课程,既有启发性,又非常容易理解。 ——《柯克斯评论》 一部静谧迷人的回忆录,一本发人深省的游记,也是对世界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的独特意识的迷人审视,以及对漫游生活的令人振奋的反思。 ——《出版商周刊》 "这是一本生动的回忆录,推荐给那些对经济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学科感兴趣的读者"。 - Caren Nichter,《图书馆杂志》 森以精湛巧妙的行文、博学多识的从容以及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而成为少数全球性知识分子之一,而我们可以仰仗他来厘清我们存在的困惑。 ——纳丁·戈迪默 世界上的穷人和被剥夺者,不可能找到比阿马蒂亚·森更长于表达也更有见地的斗士。 ——科菲·安南 阿马蒂亚·森是我们时代卓越的人杰之一。他不时将深刻的见解与透着诙谐意味的隽语融为一体,令人赏心悦目。 ——威廉·达尔林普尔,《纽约书评》
内容简介
本书由阿马蒂亚·森历时十年撰写而成,不是一部简单的生活回忆录,而是一部学术成长史,追溯了作者的成长环境、所受教育、思想发展、治学经历以及在学术界脱颖而出的内情。本书从1933年森出生时讲起,一直到他在1963年离开剑桥大学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执教,开启下一段辉煌的学术生涯。全书既展示了一个学术大家是如何炼成的,又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以及他对不少重要的学术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真知灼见,是一部难得的现代学术发展见闻录。
作者简介
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森1933年生于印度,现在仍然保留印度国籍。1953年森在印度完成大学学业后赴剑桥大学就读,1959年取得博士学位。森曾执教于伦敦经济学院、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著名学府,现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 森的突出贡献表现在五个领域内,分别是:社会选择理论、个人自由与帕累托最优的关系、福利和贫困指数衡量、饥荒问题与权利分配不均的关系以及道德哲学问题。 森的学术思想继承了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等古典思想家的遗产。他深切关注全世界各地遭受苦难的人们,被誉为“经济学良心的肩负者”、“穷人的经济学家”。森的思想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就是按照他的理论框架设计的。197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肯尼斯?阿罗认为,“在社会选择、福利经济学基础理论、更广泛的分配伦理学以及与这些领域相关的测量问题上。森是一位无可怀疑的大师。” 刘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翻译家。197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导师为季羡林先生,通晓英语等外语。嗣后长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从事印度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及翻译工作。主要著作有《印度文明》(合著)、《论〈吉檀迦利〉——印度文学文化论集》及《孟加拉国》等。主要译著有《孟加拉掠影》、《人的宗教》、《乱中之乱》、《爱争鸣的印度人》、《外国中短篇小说藏本·泰戈尔》(合译)、《穆娜与马丹》、《芥民》、《一个婆罗门的葬礼》等。 张海燕,师从刘建教授,长期从事英语口笔译工作,活跃在一带一路经贸文化交流的国际舞台上,曾参与《典范英语》(《牛津阅读树》)的引进、出版和注释等工作。
目录
第一编
第一章达卡与曼德勒3
第二章孟加拉的河流20
第三章没有围墙的学校41
第四章外祖父母的陪伴71
第五章一个争论不休的世界102
第六章往日重现121
第二编
第七章最后的饥荒147
第八章孟加拉与孟加拉国理念158
第九章抵抗与分裂181
第十章英国与印度203
第三编
第十一章加尔各答的风雅225
第十二章学院街249
第十三章如何理解马克思?271
第十四章一场早期的战斗291
第十五章前往英格兰312
第四编
第十六章三一学院之门333
第十七章朋友与圈345
第十八章什么经济学?368
第十九章欧洲知何处?385
第二十章交谈与政治403
第二十一章在剑桥与加尔各答之间427
第二十二章多布、斯拉法与罗伯逊448
第二十三章邂逅相逢于美国468
第二十四章剑桥再回首482
第五编
第二十五章劝说与合作503
第二十六章近与远516
主题索引533
人名索引564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