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刘诗白选集(第四卷):社会主义所有制研究

刘诗白选集(第四卷):社会主义所有制研究

  • 字数: 3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刘诗白
  • 出版日期: 2022-02-01
  • 商品条码: 978722012584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9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刘诗白选集”丛书的第四卷《社会主义所有制研究》。收录了论文18篇、著作1部,对社会主义所有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社会主义农业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所有制的多样性形式等。在宏观方面,刘诗白先生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所有制理论的突破与发展、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思想进行了阐释;在微观方面,主要着眼于农业、家庭、企业领域,对家庭承包经济、农业家庭生产方式、企业横向经济联合等进行了研究。本书所收录的文章与著作在改革开放初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为改革的深入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阐释了发达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特征,从理论层面指出发展经济必须立足于实际。
作者简介
刘诗白,理论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名誉校长,《经济学家》杂志主编,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四川省政协副主席(1993—1997年)。
目录
论文
试论经济改革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完善
社会主义农业集体所有制与物质利益
论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的多样性
论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体所有制的性质
家庭承包经济性质初探
论社会主义所有制具体形式的多样性
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新探
试论农业家庭生产方式
对企业横向经济联合的认识
论宏观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改革
在总结改革实践经验中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两权分离模式
加强社会主义所有制研究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要重视所有制研究
谈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新发展
深入研究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思想
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立足于实际
专著
社会主义所有制研究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所有制的理论
第二章 发达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特征
第三章 不发达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特征
第四章 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集体所有制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个体所有制
摘要
     试论经济改革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完善 一、经济利益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所有制问题 为了适应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装备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的需要,企业经营管理的体制与方法的改革刻不容缓。 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保证企业(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有充分的经济利益,充分依靠和发挥经济利益在推动企业去完善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厉行节约,杜绝浪费,降低成本,大力进行技术革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作用。为了维护企业的合理经济利益,要采取扩大企业职权及其一系列按经济规律进行自我管理的措施,这些措施涉及企业的生产、交换、分配等生产关系的多方面的调整与变化,但从根本上来说,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调整与变化。 恩格斯说:“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a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因此,经济利益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所有制问题。在历史上,任何一个社会集团、阶级和个人要实现和维护他们的经济利益,首先都要解决所有制问题,这就是说,要确立和维护有利于他们的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此外,还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与他们的经济利益的需要,使所有制形式有相应的变化。 例如,生产资料资本家私有制是资产阶级榨取雇佣工人剩余劳动、攫取剩余价值以发财致富的基础,资产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私利就要确立和维护这一私有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攫取更大利润,资本家私有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经历了多种形式。 无产阶级要争取和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首先要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摧毁资本家私有制,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此后,还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继续调整与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因为,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基本胜利,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起来后,所有制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关系总还存在某些不完善的环节,更主要的是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加强与新的变化,总会使原来的公有制的具体形式或局部环节变得陈旧,不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是决定生产、交换、分配诸关系的,它直接关系到劳动者整体、局部和个人对劳动成果的占有关系,从而关系到国家、企业、个人经济利益的正确结合。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具体形式不适合生产力时,它也就会连锁地反映到企业生产、交换、分配的各个环节上,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许多方面产生缺陷,而在经济利益上就会出现或是损害国家利益,或是损害企业局部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种种情况,归根到底,它就会阻碍社会主义物质利益规律的作用的充分发挥,不利于调动中央、地方、企业与劳动者的积极性。可见,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基本胜利后,全民所有制领域的改革并不是就此宣告结束。无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保证国家、企业与个人利益的正确结合,还需要继续调整所有制领域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关系与形式,使它不断完善,而不能把全民所有制形式凝固化。 二、全民所有制企业经济改革实质上是所有制关系的调整当前,全民所有制企业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保证企业有自身的经济利益,要给企业以维护自身的合理的经济利益所必要的充分的权利,使企业在国家的集中统一管理下最充分地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与首创精神,优选限度地挖掘内在潜力,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为了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当前可以考虑采取以下一系列扩大企业合理职权的措施:(1)适当扩大企业从本企业获得的利润中提取企业基金的比例,企业有权将企业基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增加集体福利和作为奖金及其他形式的补充劳动报酬。(2)把企业利润与职工的劳动报酬联系起来,经济效果大、利润多的企业劳动者的收入就要多些,经济效果小、利润少的企业劳动者的收入就少些。即允许企业职工有占有一部分企业劳动成果的权利。(3)保证和维护企业合理的适当的生产自主权,扩大企业在制订生产计划中的权利,允许企业在完成国家计划后能为市场需要而生产。(4)扩大企业在产品交换上的权利,使企业之间互相直接挂钩,通过经济合同来交换产品。(5)扩大企业在支配劳动力方面的权利,企业有权根据技术革新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决定职工编制和将多余劳动力交劳动部门分配。(6)扩大企业支配生产资料的权利,一部分多余的生产资料可以转交物资部门分配,非关键的生产资料可以通过商业渠道出让给其他单位。(7)企业作为具有必要的广泛的权利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经济核算单位,对完成国家计划、合同任务、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金的使用等活动承担经济责任,克服将损失推给国家、吃“大锅饭”的做法。(8)实行民主管理,扩大和切实保证企业职工的民主权利,不断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扬企业广大职工当家作主的责任感和社会主义积极性。总之,要使企业有一部分产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