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8上)/和名师一起读名著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8上)/和名师一起读名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作者: 卞毓麟
  • 出版日期: 2019-06-01
  • 商品条码: 97875560943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3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星星们有的离我们远,有的离我们近,星星的亮光看起来越亮,就表示这颗星星离我们越近;星星的亮光看起来越暗,就表示这颗星星离我们越远。最遥远的星系离我们达一百多亿光年…… 星星的故事犹如变幻无穷、美妙神奇、熠熠生辉的宝葫芦,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我们走进广阔无垠、奇异瑰丽的星空,获得摆脱愚昧的希望,觅求将来攀登高峰的志向。
作者简介
卞毓麟,196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学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客座研究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顾问,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终身名誉理事长。曾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天文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等。著译科普图书30余种,发表科普和科学文化类文章约700篇。作品屡获重量、省部级奖。《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一书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入选初中语文书目,《拥抱群星:与青少年一同走进天文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7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曾获全国优选科普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贡献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大众科学奖、中国天文学会九十周年天文学突出贡献奖等表彰奖励。
目录
序曲
“天上的市街”
星座与亮星
大地的尺寸
首次估计地球的大小
第一次丈量子午线
三角网和大地的模样
明月何处有
第一个地外目标——月球
从街灯到天灯
雷达测月和激光测月
太阳离我们多远
转向了太阳
开普勒和他的三定律
卡西尼测定火星视差
金星凌日
地球的小弟弟——小行星
小行星的功绩
太阳究竟有多远
间奏:关于两大宇宙体系
测定近星距离的艰难历程
恒星不再是“固定的”
泛舟泰晤士河的收获
恒星终于被征服了
三角视差的限度
通向遥远恒星的第一级阶梯
星星的亮度
恒星光谱分类
有趣的赫罗图
分光法的妙用
再来一段插曲:银河系和岛宇宙
从德谟克利特到康德
银河系的真正发现
宇宙中的“岛屿”
通向遥远恒星的第二级阶梯
聋哑少年和造父变星
一根新的测量标杆
球状星团和银河系的大小
巡天遥测十亿岛
欲穷亿年目更上几层楼
接力棒传给了新星和超新星
亮星也来出一把力
由大小知距离
集体的贡献:累积星等
耐人寻味的红移
膨胀的宇宙
尾声
类星体之谜
飞出太阳系
结束语
后记
附录一 评《星星离我们多远》
附录二 知识筑成了通向遥远距离的阶梯——读《星星离我们多远》
摘要
     “天上的市街”① 朋友,您吟诵过这样一首诗吗——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我想那隔河的牛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这首白话诗,作于1921年。其高远的意境,丰富的想象,纯朴的言语,浪漫的比拟,冲破了日益衰颓的旧文化的桎梏,体现出一代新风。它的题目,叫作《天上的市街》。 这首白话诗的作者,当时还是一位不满30岁的青年。他才气横溢,风华正茂。不多年间,他的名字便传遍了海北天南。他,就叫郭沫若。 古往今来,夜空清澈,群星争辉。多少人因之浮想联翩,多少人为之向往入迷啊!我们要谈的,正是这天上的星星;要谈的,是它们离人间有多远。或许,可以这样说吧:我们将要告诉读者,郭老诗中的“天上的市街”究竟远在何方呢? 诗中写到了天河,写到了牛郎织女,我们就从这谈起吧。 星座与亮星 千百年来,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直脍炙人口。初秋晴夜,银河高悬,斜贯长空。银河,有许多别名。在西方,它叫作“乳汁之路”(TheMilky way);在我国古代,它又叫银汉、星河、银潢、天河……天河两岸,很容易找到“牛郎”和“织女”,它们是两颗很亮的星。牛郎在河东,又名“河鼓二”。它的两旁,各有一颗稍暗的星。三星相连,形如扁担。牛郎居中,两端宛如一副箩筐,所以它们又合称为“扁担星”。据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牛郎就将他的两个娃娃放在箩筐里,挑起扁担,去与织女“鹊桥相会”啦!织女在河西,与牛郎以及自己的孩子遥遥相望。她的近旁有四颗星构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宛如织布用的梭子一般,它正是织女的劳动工具。另外还有一种传说:就在牛郎星附近有着五颗小星,中国古称“匏瓜五星”,其中一、二、三、四这四颗星连贯起来组成一个菱形,很像一个织布的梭子。它是织女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思而抛给牛郎的,因此民间便称它为“梭子星”。天河之中,牛郎织女之间,有六颗亮星组成一个巨大的“十”字。请看图1,如果我们将它想象为神话中的“鹊桥”,那岂不是既很自然又很有趣吗? 世界上各个古老的民族,都以其长着翅膀的丰富想象力,驰骋在天上人间。他们对同样的星空,孕育和产生了大不相同却又同样妙趣横生的神话传说。上面提到的那个大“十”字,古代欧洲人将它想象成一只展翅翱翔的天鹅。因此,它所在的那个星座就被叫作“天鹅座”。这个大“十”字,因为出现在北半天空上,西方人又将它称为“北天十字架”,简称“北十字”。 什么是星座呢?简而言之,古人为了更方便地辨认星空,就用种种想象中虚拟的线条,将天上较亮的那些星星分群分组地联结起来,这些星群便称为“星座”。人们又以更加丰富的想象力,让一群群星与许多神奇的故事挂上钩。因此,诸星座最古老的名称通常都溯源于古老的神话与传说(图2)。 世界上最早划分星群的,也许是苏美尔人。他们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的下游,如今属于伊拉克的地方。大概在公元前4000年,他们便在辨认星空时将群星“分而治之”了。他们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经创建了一套书写系统,用文字记下自己的历史。那时,他们也开始系统地注意行星的运动。倘若将苏美尔人的观测当作人类系统观测天象的开端,那么这种世代相传的天文观测绵延至今便已有6000年之久。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星座的概念有了极大的发展。演变到公元2世纪,经过古希腊天文学家的详细描述,北天40个星座的雏形便大体确定下来。至于南天的48个星座,那是17世纪后通过航海家和天文学家们的系统观察才逐渐定型的。由于近代科学的启蒙与发展,南天星座中便夹杂着用科学仪器命名的名称,例如显微镜座、六分仪座、罗盘座、望远镜座等;而北天星座的名称则依然充满着古老神话的色彩:仙女座、仙后座、武仙座、飞马座、天鹅座……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