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士文化与希伯来先知文学研究

文士文化与希伯来先知文学研究

  • 字数: 21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张若一
  • 出版日期: 2024-05-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6186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0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7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希伯来文学是学界对犹太古典文学的称谓,是西方文学与文化的“二希源头”之一,其核心经典是《塔纳赫》,即西方传统所言《旧约》。本书的研究对象希伯来先知文学,在《塔纳赫》中被称为“耐维姆”,它们是古代以色列历史上重要思潮“先知运动”(公元前8—前5世纪)的文学结晶,影响深远。 作为先知文学的主要编纂者,古代以色列文士借鉴了古代近东丰富的文明成果,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圈子,完成了先知文学书面文本的整理与编纂工作。因此,若要从源头上把握希伯来先知文学的文本演化模式、成书进程、文学特征与思想观念,文士文化的维度是必不可少的。该视角以文献生产者为中心,重构先知文学从口头传统到书面文本的漫长经历,揭示文士群体的编纂技法、文化身份与思想观念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理解该文类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价值提供可行性研究案例。
目录
引言
一、本书的研究范畴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价值
第一章古代近东文士的教育制度、社会身份与文献生产模式
第一节古代近东文士教育制度与相关文献
一、文字系统与教育制度
二、教育文献的基本类型
第二节古代近东文士的社会身份
一、初级文士的社会身份
二、高级文士的社会身份
第三节古代近东文士的文献生产模式
一、史诗《吉尔伽美什》
二、两河流域大洪水神话的流变
第二章古代以色列文士的教育制度、社会身份与文献编纂模式
第一节古代以色列文士教育制度
一、反映古代以色列文士教育制度的文献线索
二、古代以色列文士教育制度的建构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