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神器有命:汉帝国的神圣性格及其崩解

神器有命:汉帝国的神圣性格及其崩解

  • 字数: 515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冯渝杰|
  • 商品条码: 978752281906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32
  • 印次: 1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神圣汉帝国”的证成,关键在于深掘当时人的感知和体认,本书即是围绕原始道教的成立、汉魏禅代的发生与汉家秩序的崩解所展开的一次“心灵考古”。为消弭“汉家”构造中的家、国对立,谶纬以其超验的神圣叙事“为汉制法”,由此达成融通公、私的“天下一家”构想,“汉家”遂成为天下人的信仰空间。因为解灾除厄、归命汉家的普遍强烈愿望,“致太平”不仅成为贯通汉末经学、谶纬、道教的知识基础与共同主旨,也成为士人、隐逸、宗教群体的行动指南与价值归宿,还是促成汉魏禅代及汉家秩序解体的思想和信仰要素。以汉帝国神圣性格为轴心,思想与历史交互推进,渐次展开为汉家→王汉→师汉→辅汉→代汉→忆汉的演进轨迹,浮现出谶纬神学、原始道教与汉家德运终始的内在逻辑。
作者简介
冯渝杰,1986年生,重庆垫江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2009),山东大学历史学博士(2014)。主要从事秦汉史、道教史等相关领域研究。在《历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文史哲》《东方宗教》(日本)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著有《神物的终结:法剑信仰兴衰变异的历史考察》(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
目录
序 章 发掘中国古代帝国的神圣性格/001   第一节 古史理解的另一种可能/004   第二节 从“古代”跨向“中古”的汉末/010   第三节 汉亡的学说史概览/015   第四节 “汉家”与谶纬研究的启示及盲区/022   第五节 问题焦点、主要思路与方法论说明/033 第一章 汉家:神圣帝国的经纬架构与天命竞夺/045   引 言 “汉家”之公如何可能?/047   第一节 “汉家”语意再检证/051   第二节 谶纬对“汉家”神学内蕴的扩充与整合/056   第三节 圣汉统天:作为信仰空间的“汉家”/073   第四节 王莽符命篡汉与新莽理想/083   第五节 “白水真人”复汉与“汉家”中兴/096   结 语 受命建家:宗教想象与天下一“家”/104 第二章 王汉:汉末经学通纬旨趣与党祸缘起/109   引 言 宗经尊古抑或为汉制法?/111   第一节 郑玄经学世界构成中的谶纬要素/115   第二节 何休的灾异、谶纬思想与“公羊三世说”/127   第三节 澄清天下:汉末游学与士林统一价值的结成/137   第四节 考会群心:君民互动与皇权合法性建构/144   第五节 民意操控、皇权危机与党锢之祸/158   结 语 天命与民意之间的汉代皇权/169 第三章 师汉:原始道教的官僚性特质与乌托邦追求/175   引 言 原始道教的“官僚性”谜题/177   第一节 五斗米道组织形态对汉代国家构造之效法/180   第二节 太平道神灵世界的构筑与汉家制度/189   第三节 中古道教传授仪对汉代皇帝即位礼之化用/198   第四节 成汉政权的汉家认同与宗教乌托邦实践/237   结 语 神圣“汉家”与原始道教的理想国诉求/251 第四章 辅汉:“致太平”思潮与黄巾初起动机考——兼论原始道教的国家宗教性格/255   引 言 “太平”与“革命”/257   第一节 学说史的论争焦点/260   第二节 范晔《后汉书》对黄巾之乱的认识与书写/265   第三节 汉末的“太平”追求与《太平经》之救世神学/278   第四节 由“佐命”而“更命”:黄巾的神学变迁轨迹/288   第五节 佐君致太平:天子与天师的神性互补/307   第六节 原始道教的国家宗教性格/314   结 语 汉魏之际的政治神学与社会运动/322 第五章 代汉:汉末隐逸的知识构成与政治影响——黄巾拜郑玄事表微/327   引 言 远离政治中心的政治象征/329   第一节 朝野之间:先秦至东汉初的隐逸思想与实践/331   第二节 黄巾拜郑玄事的历史隐义/337   第三节 汉末学、术交融与隐逸的知识构成/356   第四节 隐逸的神秘内涵与汉末崇隐之风/365   第五节 汉末隐逸的社会角色与政治参与/375   结 语 儒、道交涉与学、术共融/384 第六章 忆汉:中古时期的神圣姓氏与历史脉动/389   引 言 姓氏名号背后的荣耀与悲情/391   第一节 汉家的光影:刘、李、张氏神化的历史背景/393   第二节 神圣姓氏与中古权力角逐/416   第三节 “道化四夷”与中古时期的蛮民改姓/440   第四节 佐国扶命:中古时期的“汉家”记忆/448   结 语 汉家、道教与中古心灵秩序/461 终 章 天讫汉祚:谶纬神学、原始道教与汉家德运终始/465   第一节 游侠·党人·“妖贼”·隐逸/468   第二节 经学、谶纬、道教之交互推进及其历史影响/479   第三节 天命史观与汉魏禅代的神学逻辑/491   第四节 天崩道裂:绝对价值陨落与多重权威崛起/506 补 论 神都长安:天子之居与汉代大众信仰/513   第一节 宗庙与天命:两汉之际长安神圣性的移易/517   第二节 长乐未央:“行西王母诏筹”运动的宗教诉求/529   第三节 生属长安:神都记忆及其对大众信仰之形塑/546   结 语 “神汉”之都/558 参考文献/561 初出一览/606 索引/609 后记/62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