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Hagop M. Kantarjian哈古普M.坎塔尔吉安(美),Robert A. Wolff罗伯特A.沃尔夫(美),Alyssa G. Rieber阿莉莎G.里伯(美)。Hagop M. Kantarjian:德克萨斯大学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白血病系教授兼系主任,曾获得多项有名荣誉和奖项,被选为康诺利城堡年度很好医师终身成就奖(2014 年)。研究重点是白血病的临床转化疗法。
主译张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医疗系统银蛇奖获得者。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胃癌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青年医师委员会副主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肿瘤医疗及区域产学研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中美肿瘤协会(SACA)副主席、上海医师协会肿瘤学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肿瘤靶分子专业委员会主委、上海市抗癌协会胃癌分子靶向与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主委。2004—2006年在美国德州大学M.D.Anderson肿瘤中心胃肠肿瘤科留学,长期从事消化道肿瘤靶向治疗的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熟练掌握消化道肿瘤的化学治疗方案,紧跟国际胃肠道肿瘤靶向治疗研究进展开展临床工作,从临床回归基础研究,致力于分子标志物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秦文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肿瘤学博士,临床药学博士后。擅长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及临床研究。学术任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青年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委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诊疗指南专家组成员,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多学科诊疗思维引导下的诊疗技能提升专项乳腺癌方向专家组专家,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青委,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青年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康复学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临床药物研究专委会常委,上海市医学会靶分子专委会青委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临床流行病与循证医学专委会青委副主任委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