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叙实性与事实性理论及其运用

叙实性与事实性理论及其运用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作者: 李新良 等
  • 出版日期: 2023-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13443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2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9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对外开放、信息技术发展、语言产业繁荣与教育领域改革等对我国外语教育发展和外语学科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有力推动了我国外语学术出版事业的发展。为梳理学科发展脉络,展现前沿研究成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汇聚国内外语学界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精心策划了“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
“文库”各册围绕外语学科重要研究领域某一核心话题,深入探讨该话题在国内外的研究脉络,梳理主要概念、理论与方法,并展望未来研究趋势。“文库”具有学术性、体系性、前沿性,既有全面的宏观视野,又有深入、细致的分析,能够为外语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教师及研究者提供有益参考,也能够为我国外语学科研究的创新发展与成果传播作出积极贡献。
叙实性与事实性作为语言推理机制,不仅是语法问题,同时也涉及语义、语用以及逻辑问题。从理论思考到实践应用,《叙实性与事实性理论及其运用》多方位地展示了叙实性与事实性理论的研究成果。
《叙实性与事实性理论及其运用》全书共十五章。首章、第二章主要介绍叙实性研究的理论问题。第三至五章分别回顾叙实动词、反叙实动词和非叙实动词的句法语义研究。第六章梳理名词叙实性相关研究。第七至十三章主要介绍关于反事实表达与反事实思维的研究,主要包括反事实表达与反事实思维的关系、反事实推理的逻辑机制和语用特点、愿望表达与反事实思维、法庭论辩中的反事实表达等。第十四章聚焦叙实性与事实性的语言推理机制。第十五章展望叙实性与事实性研究的未来发展。
《叙实性与事实性理论及其运用》兼具学术性、前沿性,适合语义学、语用学、逻辑学等领域的研究者阅读,也可供普通语言学和语言哲学领域的学者、教师和硕博研究生参考和借鉴。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叙实性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l.1Kiparsky&Kiparsky(1970)对叙实性问题的提出
1.2Karttunen(1971)对谓词蕴涵性的研究
1.2.1断言
1.2.2否定
1.2.3疑问
1.2.4情态
1.2.5时态
1.3英语谓词的叙实性类型研究
21.3.1Leech(1983)对叙实性的研究
1.3.2Givon(2001)的感知、认知及话语动词研究
1.3.3Levinson(1983)的预设触发语研究
1.3.4Karttunen(2014)的评价性形容词研究
1.3.5Kastner(2015)的预设动词研究
1.4本章小结
第二章汉语动词叙实性的理论探索
2.1动词叙实性分类观念的介绍与引进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