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意蕴与人学解读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意蕴与人学解读

著名高校专家学者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意蕴与人学解读的研究合集
  • 字数: 3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作者: 董彪,于冰 编
  • 出版日期: 2024-06-01
  • 商品条码: 978750785553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但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自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并提升到文明的高度,是人类深刻反思西方工业文明及其造成的生态危机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着眼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始终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特色和显著优势。本书集合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青年骨干学者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意蕴和人学解读的重点论文。整体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旁征博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重要学术著作。*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深入,本书的出版为广大读者透彻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及其开创的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指向、思想理念以及实践举措提供了理论支撑,是我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有力注脚。
内容简介
本书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等价值理念相结合,深刻发掘中国式现代化包含的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历史观、生态文明观、生态民主观及其实践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中国式现代化对于推动人的生存、人的发展、人的解放等方面的人学意蕴,力图揭示体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对于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董彪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博雅博士后。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学学会理事、副秘书长,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研究基地 (北京大学)主任助理,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独撰或参撰学术著作3部,在《哲学研究》《清华大学学报》《思想理论教育》《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报刊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主持重量、省部级课题多项,多篇资政报告获中央有关部门采纳,曾获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第八届“马克思主义研究优秀成果”等荣誉。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 义哲学、党的创新理论等。 于冰 法学博士,教授。现任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黑龙江省生态文明研究学术交流基地主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委宣讲团成员。先后被评 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全国基层理论宣讲优选个人、龙江青年学者、黑龙江省文化名家暨“六个一批”青年理论人才、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等。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近五年来,主持重量、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
目录
第一编
张云飞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导向/003
洪志雄 钟明华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011
田启波 郑湘萍
生态文明的绿色底蕴
——生命、生产和生活维度/019
徐春
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基础/026
曹得宝 孙熙国
共同富裕视域下生态正义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032
于冰
生态文明观变革的逻辑演进和实践意义/040
李霞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蕴/048
武锡申
发展精神生产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和生态文明的意义/056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