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反馈系统:多学科视角(原书第2版)

反馈系统:多学科视角(原书第2版)

  • 字数: 613
  • 出版社: 机械工业
  • 作者: [瑞典]卡尔·约翰·阿斯特罗姆(Karl Johan Astrom),[美]理查德·M.默里(Richard M.Murray)
  • 商品条码: 978711175262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2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全面阐述了反馈控制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介绍了对反馈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和设计时的数学应用,讲解了频域中的分析方法,包括传递函数、奈奎斯特分析、PID控制、频域设计和鲁棒性等。
作者简介
瑞典皇家科学院成员,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副院长,美国国家工程学院外籍院士。著名的控制理论专家,在控制理论、控制引擎、计算机控制和自适应控制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曾获得多项奖励,如1985年获Rufus Oldenburger奖,1987年获IFAC Quazza奖章,1990年获IFEE控制系统领域奖,1993年获IEEE的最高奖项:IEEE荣誉奖章。
目录
<br />译者序<br /><br />前言<br /><br />第1章 绪论1<br /><br /> 1.1 反馈1<br /><br /> 1.2 前馈3<br /><br /> 1.3 控制3<br /><br /> 1.4 反馈与控制的应用5<br /><br /> 1.5 反馈的性质10<br /><br /> 1.6 简单形式的反馈12<br /><br /> 1.7 反馈与逻辑的结合14<br /><br /> 1.8 控制系统的分层结构16<br /><br /> 1.9 阅读提高20<br /><br /> 习题20<br /><br />第2章 反馈原理21<br /><br /> 2.1 非线性静态模型21<br /><br /> 2.2 线性动态模型24<br /><br /> 2.3 用反馈降低干扰29<br /><br /> 2.4 用反馈跟踪参考信号32<br /><br /> 2.5 反馈提供鲁棒性34<br /><br /> 2.6 正反馈36<br /><br /> 2.7 阅读提高39<br /><br /> 习题40<br /><br />第3章 系统建模42<br /><br /> 3.1 建模的概念42<br /><br /> 3.2 状态空间模型48<br /><br /> 3.3 建模方法58<br /><br /> 3.4 建模实例63<br /><br /> 3.5 阅读提高73<br /><br /> 习题73<br /><br />第4章 实例76<br /><br /> 4.1 巡航控制76<br /><br /> 4.2 自行车动态模型79<br /><br /> 4.3 运算放大器电路80<br /><br /> 4.4 计算系统和网络83<br /><br /> 4.5 原子力显微镜87<br /><br /> 4.6 给药管理89<br /><br /> 4.7 种群动态93<br /><br /> 习题94<br /><br />第5章 动态行为97<br /><br /> 5.1 微分方程的求解97<br /><br /> 5.2 定性分析99<br /><br /> 5.3 稳定性102<br /><br /> 5.4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110<br /><br /> 5.5 非局部行为及参数影响117<br /><br /> 5.6 阅读提高121<br /><br /> 习题121<br /><br />第6章 线性系统124<br /><br /> 6.1 基本定义124<br /><br /> 6.2 矩阵指数127<br /><br /> 6.3 输入/输出响应134<br /><br /> 6.4 线性化143<br /><br /> 6.5 阅读提高148<br /><br /> 习题148<br /><br />第7章 状态反馈151<br /><br /> 7.1 可达性151<br /><br /> 7.2 基于状态反馈的镇定157<br /><br /> 7.3 设计考虑162<br /><br /> 7.4 积分反馈167<br /><br /> *7.5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170<br /><br /> 7.6 阅读提高173<br /><br /> 习题174<br /><br />第8章 输出反馈176<br /><br /> 8.1 能观性176<br /><br /> 8.2 状态估计179<br /><br /> 8.3 基于状态估计的控制183<br /><br /> **8.4 卡尔曼滤波器187<br /><br /> 8.5 状态空间控制器设计191<br /><br /> 8.6 阅读提高198<br /><br /> 习题198<br /><br />第9章 传递函数200<br /><br /> 9.1 频域建模200<br /><br /> 9.2 传递函数的确定201<br /><br /> *9.3 拉普拉斯变换208<br /><br /> 9.4 框图和传递函数211<br /><br /> 9.5 零频增益、极点和零点215<br /><br /> 9.6 伯德图219<br /><br /> 9.7 阅读提高227<br /><br /> 习题228<br /><br />第10章 频域分析231<br /><br /> 10.1 回路传递函数231<br /><br /> 10.2 奈奎斯特判据233<br /><br /> 10.3 稳定裕度240<br /><br /> 10.4 伯德图关系与最小相位<br />系统243<br /><br /> *10.5 增益和相位的广义概念245<br /><br /> 10.6 阅读提高249<br /><br /> 习题250<br /><br />第11章 PID控制252<br /><br /> 11.1 基本控制功能252<br /><br /> 11.2 用于复杂系统的简单<br />控制器256<br /><br /> 11.3 PID整定259<br /><br /> 11.4 积分器饱和262<br /><br /> 11.5 实现265<br /><br /> 11.6 阅读提高268<br /><br /> 习题268<br /><br />第12章 频域设计270<br /><br /> 12.1 灵敏度函数270<br /><br /> 12.2 性能指标273<br /><br /> 12.3 基于回路整形的反馈设计278<br /><br /> 12.4 前馈设计282<br /><br /> 12.5 根轨迹法286<br /><br /> 12.6 设计实例289<br /><br /> 12.7 阅读提高291<br /><br /> 习题291<br /><br />第13章 鲁棒性能294<br /><br /> 13.1 建模的不确定性294<br /><br /> 13.2 存在不确定性时的稳定性300<br /><br /> 13.3 存在不确定性时的性能304<br /><br /> *13.4 鲁棒性能设计307<br /><br /> 13.5 阅读提高313<br /><br /> 习题314<br /><br />第14章 基本限制316<br /><br /> 14.1 系统设计考虑316<br /><br /> 14.2 伯德积分公式319<br /><br /> 14.3 增益穿越频率不等式322<br /><br /> 14.4 最大模原理326<br /><br /> 14.5 鲁棒的极点配置330<br /><br /> 14.6 非线性影响333<br /><br /> 14.7 阅读提高337<br /><br /> 习题337<br /><br />参考文献339<br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