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行星际网络信息传输系统设计与优化

行星际网络信息传输系统设计与优化

  • 字数: 243
  • 出版社: 清华大学
  • 作者: 万鹏//詹亚锋|
  • 商品条码: 978730262101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未来,人类将逐步实现 对太阳系各大行星系统、小 行星带以及太阳系边缘的探 测这些新的探测任务对行星 际通信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 高的需求。针对超远距离、 超长时间、探测器发射功率 受限等因素对行星际通信能 力带来的制约,本书首先给 出了行星际网络的体系结构 设计,然后分别从行星际骨 干网络、地外天体接入链路 、地外天体表面设施三个层 面系统性地给出了行星际网 络信息传输性能提升方法, 最后对信息传输技术未来发 展趋势与行星际探测任务规 划进行了展望。 本书可供航天工程领城 尤其是深空探测工程相关技 术人员阅读,也可以作为高 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从事空间 信息传输领域研究工作人员 的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万鹏,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载人航天测控通信总体工作及空间信息网络研究。参与建设完成了我国载人空间站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正致力于构建未来我国行星际网络信息传输系统。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含10余篇SCI论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3项,出版著作2部。 詹亚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深空通信与导航、通信信号处理、大规模卫星星座测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了多项国家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高性能信道编码、高动态信道可靠传输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部分成果被编入教材),并在我国月球/火星探测重大工程等项目中获得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科技一等奖4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8项、软件著作权1项。\"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行星际探测的发展历程 1.2 行星际通信的作用与挑战 1.3 行星际通信的现状、需求与解决方案 1.4 本书框架 参考文献 第2章 行星际网络体系结构 2.1 系统组成 2.1.1 行星际骨干网络 2.1.2 地外天体接入链路 2.1.3 地外天体表面设施 2.2 信息交换 2.3 关键技术 2.3.1 行星际骨干网络 2.3.2 地外天体接入链路 2.3.3 地外天体表面设施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行星际骨干网络扩容优化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 3.2.1 通信场景 3.2.2 术语定义 3.2.3 数学模型 3.2.4 求解方法 3.3 网络拓扑设计 3.3.1 环数范围分析 3.3.2 环半径与节点数目分析 3.3.3 仿真结果 3.4 扩容性能分析 3.4.1 点到点链路容量分析 3.4.2 端到端路径容量分析 3.4.3 行星际骨干网络性能对比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地外天体接入链路智能接入 4.1 引言 4.2 单星多车:基于队列均衡的多车比例公平调度算法 4.2.1 系统模型 4.2.2 调度算法 4.2.3 仿真结果 4.3 多星单车:基于双寡头博弈的多星接入优选算法 4.3.1 系统模型 4.3.2 优化算法 4.3.3 仿真结果 4.4 多星多车:基于接入偏好的多星多车双边匹配方法 4.4.1 系统模型 4.4.2 匹配方法 4.4.3 仿真结果 4.5 本章小结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