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城市土地混合利用 英美旧城中心区百年更新实践的审视及思考

城市土地混合利用 英美旧城中心区百年更新实践的审视及思考

  • 字数: 55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陈阳 著
  • 出版日期: 2023-12-01
  • 商品条码: 978757660845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23
定价:¥11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高品质存量更新建设背景下,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成为当前我国城市更新的重要目标,如何在动态更新过程持续提升土地混合利用水平也就成为重要议题。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使土地混合利用发挥多维度可持续效应”的切实经验,与西方国家的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急需变革。因此,本书意在明晰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演变规律解析的不足,基于可持续更新目标构建新的审视框架,以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发源地“旧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梳理英美国家1900年代至2010年代“瓦解—复苏—衍化”的百年更新实践历程,归纳英美国家为实现可持续效应经历的土地混合利用实践演变历程规律,从而辨析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利用权力协同演变关系、内在机制及价值认知,继而通过中外对比,审视我国旧城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的成效与问题,并提出优化改革建议。
作者简介
  陈阳,城乡规划学博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

从事城市更新、城市土地混合利用、城乡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规划设计等相关研究及实践工作。英国卡迪夫大学访问学者,兼任江苏省城市规划研究会城市更新专业委会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子课题、博士后前沿科学基金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多项。参与《城市更新》《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等专著的编写,在《城市规划》《规划师》等核心期刊及国内外重要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土地混合利用路径良性演变机制》荣获2020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科技奖优秀科技论文专项奖(求是)。参与完成“苏州古城容量研究”“南京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央大学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厦门市同翔高新城(同安片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等重要规划设计20余项,获国家级及省级优秀规划设计奖10余次。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国际背景:西方旧城土地混合利用理念与实践持续强化演变
1.1.2国内背景:本土旧城土地混合利用现实与转型需求存在落差
1.2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拓展完善土地混合利用理论认知
1.2.2实现由“静态格局”到“动态演进”的规律总结视角转变
1.2.3应对转型期我国旧城的优化需求
1.3相关概念
1.3.1旧城中心区
1.3.1.1概念定义
1.3.1.2范围界定
1.3.2土地混合利用
1.4研究综述
1.4.1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相关研究
1.4.1.1国际发展历程研究
1.4.1.2理论概念演变研究
1.4.1.3国际政策与实践演变研究
1.4.1.4形成机制与实施成效相关研究
1.4.2国际旧城中心区更新路径演变
1.4.2.1更新政策实践发展历程研究
1.4.2.2演变规律研究
1.4.3研究评述
1.5本书研究框架
第2章 英美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实践的审视框架
2.1新的审视框架创建的必要性
2.1.1实现可持续更新是土地混合利用的本质内涵
2.1.1.1土地利用方式内涵与准则的理论要求
2.1.1.2土地混合利用实践复苏及兴盛的现实要求
2.1.2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认知的异同
2.1.2.1概念理解差异中存在的模糊化
2.1.2.2概念理解共识中的确定与非确定
2.1.3新的审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