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文化区到民族生境:中国生态人类学的发展之路

从文化区到民族生境:中国生态人类学的发展之路

  • 字数: 24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何治民
  • 出版日期: 2024-03-01
  • 商品条码: 978757661092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2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0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物我二分”“物我兼利”“物我合一”三个代表性观点,将生态人类学理论发展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即:从最初的文化与自然环境二元对立阶段,发展到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有联系的阶段,再到人类文化与所处自然环境合二为一的阶段。生态人类学引入中国后,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体系。无论是在“经济文化类型”的划定,还是在地方性生态知识的挖掘整理,乃至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形成了丰硕的综合性或专题性的研究成果。“民族生境”概念的提出,将民族文化、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是对西方生态人类学理论的发展,在建构生态人类学中国话语体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物我关系的表达:人类学理论流变
一、物我二分:文化与环境二元观
二、物我兼利:文化生态共同体观
三、物我合一:生境人类学文化观
第二节中国生态人类学
一、中国生态人类学学科的发展
二、从共时态的学科步入历时态的学科
三、从“小社区”的学科到“大社会”的学科
四、从逻辑的学科到经验的学科
五、从描述性的学科到行动的学科
结语
第二章对立还是互动文化定义的评述
第一节对立论:文化与自然二元对立
一、文化是人类与动物区别的本质特征
二、早期人类学家对文化的定义
三、现代人类学对文化的定义
小结
第二节决定论:自然环境决定文化
一、早期政治学的地理环境论
二、拉采尔与德国人文地理学派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