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构造与重造 新文学的话语与形式

构造与重造 新文学的话语与形式

  • 字数: 19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作者: 路杨 著
  • 出版日期: 2024-06-01
  • 商品条码: 978753218623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6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如何重新审视文艺实践、文本形式与历史的关系?如何重新激活文学艺术的历史性与当代性?对研究者而言,这都呼唤着一种更加融通的主体位置与研究视域。 本著没有刻意在文学史研究与文学批评之间做出区分,而是着意寻找一种更具活力的中间性的位置与更具贯通性的研究视野,既重视批评实践的历史意识,也尝试建立一种富于批评意识的历史视野,使文学史研究与文学批评相互激发,从而重启文学与历史的关联。
内容简介
新文学自发端起,就长久裹挟在新与旧、城与乡、现代与传统、抒情与史诗、文学与政治等一系列具有辩证性的历史构造当中,也在现当代中国纷纭的话语实践和形式的自反与重造中,呈现为开阔而复杂的光谱。本著的核心议题正在于将这些“构造”重新语境化与问题化,通过一系列个案研究,辨析与探询贯穿新文学的诸多具体构造如何内在于现代性命题本身,又如何构成了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系列基本结构,并尤其关注新文学家及其后来者如何在话语、观念与形式的“重造”中,重新为新文学开辟出自我批判的位置,激活新的历史能量。本著将在历史化的视野下,对新文学的历史构造及其文学重造展开话语分析与形式批评。在内容设计上拟分为以下四编:第一编“积习与新路”;第二编“抒情与史诗”;第三编“都市及其景观”;第四编“传统及其形变”。
作者简介
路杨,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博雅博士后,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为助理教授、研究员。德国图宾根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研究领域涉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并有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获评第十一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第十二届丁玲文学奖(文学评论类新锐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优秀论文奖、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等。
目录
第一编 积习与新路
"积习":鲁迅的言说方式之一种/3
"小说之名"与"后来所谓小说者"/23
"硬译":语言的自新与翻译的政治/43
第二编 抒情与史诗
"反浪漫的罗曼司":新文坛风尚中的沈从文/73
"新的综合":沈从文战时写作的形式理想与实践/95
"抒情"与"事功":从王德威"革命有情"说谈起/144
第三编 都市及其景观
借镜威廉斯:现代性叙事与中国城乡/165
从梦珂到"神女":都市空间中的穿行与放逐/176
上海的声景:现代作家的都市听觉实践/192
第四编 传统及其形变
形式与表意的悖谬:想象萧红与她的时代/227
英雄的位置:"革命中国"的想象与重写/237
寓"独语"于"闲话":李娟与现代散文的传统/246
自叙传经验的反复:"90后"作家的90年代想象/257
后记/26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