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东北抗联精神

东北抗联精神

  • 字数: 305
  • 出版社: 东北大学
  • 作者: 刘信君//谭忠艳//李红娟|总主编:韩喜平
  • 商品条码: 978755173506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5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7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 人精神境界、精神风貌、精 神力量的集中写照,是中华 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 新时代中国精神价值传承” 丛书选取了中国共产党团结 和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 设和改革历程中凝练形成的 中国精神12种。丛书介绍其 形成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 ,挖掘其科学内涵和时代价 值,并将其置于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背景 下,研究其在新时代的表现 形式,以及在新时代传承的 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 《东北抗联精神》主要 阐释以杨式宇、魏拯民、赵 尚志、周保中、李兆麟、冯 仲云、赵一曼等为代表的中 国共产党人和东北抗日联军 广大指战员,在长达14年武 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 战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 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其 内涵包括:救亡图存、忠贞 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 执着、矢志不渝的共产主义 信念,前仆后继、向死而战 的英雄主义精神,坚忍不拔 、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 ,首创首行、独立自主的开 拓创新精神,休戚与共、团 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东 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 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必将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 国梦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目录
第一章 东北抗联精神产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一、东北抗联精神产生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精神的论述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革命精神的论述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 (四)东北地域文化孕育的民族精神 二、东北抗联精神产生的现实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在东北地区的传播 (二)九一八事变前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革命斗争 (三)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与殖民东北 (四)自然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 东北抗战的曲折历程 一、东北抗日义勇军揭竿而起 (一)东北抗日义勇军举旗抗日 (二)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发展与溃散 二、反日游击队奋起抗日 (一)中共提出创建反日游击队的方针 (二)反日游击队的曲折发展 三、东北人民革命军英勇抗日 (一)东北人民革命军组建 (二)东北人民革命军的抗日斗争 四、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抗日 (一)东北抗日联军组建的方针政策 (二)东北抗日联军的成立和发展壮大 五、东北抗联教导旅坚持抗日 (一)东北抗联教导旅成立 (二)派遣小部队开展活动 (三)配合苏联红军解放东北 第三章 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 一、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 (一)坚定理想信念 (二)干部率先奔赴抗日战场 (三)加强军队中党的建设 (四)心中有党,努力找党 (五)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二、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 (一)率先制定抗日救国指导思想 (二)最早建立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 (三)率先开展山地抗日游击战 (四)面对强敌,敢打敢拼 (五)始终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 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一)抗击日伪的残酷“讨伐” (二)千方百计克服经济困难 (三)坚忍不拔战胜恶劣环境 (四)视死如归,血战到底 (五)牺牲惨烈,万古长青 第四章 东北抗联精神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一、唤醒民族爱国意识 (一)唤醒东北民众抗日救国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