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地火行天:中国科幻研究十年精选(2011-2020)(上下册)

地火行天:中国科幻研究十年精选(2011-2020)(上下册)

  • 字数: 499
  • 出版社: 重庆大学
  • 作者: 编者:李广益|
  • 商品条码: 978756894312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967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地火行天:中国科幻 研究十年精选(2011— 2020)》由重庆大学出版 社出版,著名科幻学者、重 庆大学中文系李广益教授主 编,精选2011至2020年间 中国科幻研究的重要成果, 旨在对这一时期中国科幻研 究进展进行系统观照和把握 。《地火行天》通过对大量 文献进行仔细筛选,展现了 中国科幻迅速崛起十年间对 这一新兴文学的研究在科幻 理论、科幻主题研究、科幻 史研究、中外作家和作品研 究、方法学等多个方面所取 得的成就。这些论文在许多 方面都有重要的创新甚至里 程碑价值,全面体现了中国 科幻研究的发展与水平。
作者简介
李广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文学博士,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雅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重庆大学科幻文学与科技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科幻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中国科幻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科幻文学与文化、乌托邦文学与思想。获国际幻想艺术学会杰米·毕肖普纪念奖、环球时报公益基金会第五届“希望英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年度优秀论文奖等多种学术奖励。
目录
上册 文类勘界 江晓原、穆蕴秋 科学与幻想:一种新科学史的可能性 林云柯 《银翼杀手》与“弗兰肯斯坦传统”——人工智能题材的思想史叙事 姜振宇 科幻“软硬之分”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影响和局限 王峰 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存目) 郭伟 科幻小说中的语言哲思(存目) 刘洋 科幻创作中的设定网络(存目) [美]那檀蔼孙 中国科幻小说选择性传统中的科学相声(存目) 中国科幻史论 吴 岩 论中国科幻小说中的想象 任冬梅 民国科学小说初探 [美]贺可嘉 狂人与铁屋:鲁迅对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影响 [日]上原香 论顾均正对美国科幻的吸收融合:以《在北极底下》为例 詹玲 “十七年”中国科幻小说的外来影响接受及概念建构 闫作雷 从“群众科学”到“民科”:新时期科幻的一个侧面 李静 当代中国语境下“科幻”概念的生成——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的“科文之争”为个案(存目) 思辨“中国性” [美]宋明炜 中国科幻的新浪潮——命名与阐释 王 瑶 火星上没有琉璃瓦吗——当代中国科幻与“民族化”议题 晚清的世界想象 李广益 中国电王:科学、技术与晚清的世界秩序想象 贾立元 晚清科幻小说中的殖民叙事——以《月球殖民地小说》为例 段书晓 从“异世界”到“新世界”——晚清科学小说中的天上世界 “过去”与“未来” 李静 制造“未来”:论历史转折中的《小灵通漫游未来》 李俊 异域、故乡与迷宫——当代中国科幻的历史主题(存目) 任冬梅 晚清与民国科幻小说中“未来中国”形象之比较(存目) 乌托邦 郁旭映 中国当代反乌托邦和恶托邦科幻小说比较研究 王一平 反乌托邦小说对“消费乌托邦”的预演与批判——以《美丽新世界》与《华氏451度》为例 [美]宋明炜 1989年以后:中国科幻新浪潮的乌托邦变奏(存目) 自我与他者 程林 奴仆、镜像与它者:西方早期类人机器人想象 黎婵 进化的阴影:威尔斯科幻小说中的他者形象研究(存目) 范轶伦 剑与诗:古典文化带来未来救赎——《诗云》和《断章》中的身份认同比较(存目) 陈舒劼 “他者”的挑战——19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的怪物想象(存目) 后人类 王峰 后人类状况与文学理论新变 廖勇超 从增能补缺到焦虑伦理:谈押井守科幻三部曲中的后人类伦理(存目) 王一平 赛博朋克小说中的赛博空间与新生命形态:论吉布森的“蔓生三部曲”(存目) 李明晖 科幻小说中的AI与宗教想象(存目) 科幻诗 李国华 科学与情感——汉语科幻诗谈屑 刘正忠 朝向“后人类诗”——陈克华诗的科幻视域 科幻翻译 潘少瑜 世纪末的忧郁:科幻小说《世界末日记》的翻译旅程 [意]裴尼柯 当代中国科幻小说:试论一个文类的翻译 姜倩 英语科幻小说中的新词及其汉译探析(存目) 科幻影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