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

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

  • 字数: 335
  • 出版社: 清华大学
  • 作者: 王路|
  • 商品条码: 978730266063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4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求是、求真乃是西方哲 学,特别是形而上学最核心 的本质,而且这一思想和精 神在西方哲学中是一脉相承 的。本书论述了巴门尼德、 柏拉图、波爱修、托玛斯· 阿奎那、笛卡尔、洛克、康 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等西 方主要哲学家关于“是”(to be)与“真”(truth)的论 述,整体上提供了相关讨论 面貌,并基于这一讨论提出 自己的相关看法和论证。本 书提出,在西方哲学讨论中 ,应该把being译为“是”, 而不是译为“存在”,应该在 系词的意义上理解being, 并且应该将这样的理解贯彻 始终;应该把truth译为“真” ,而不是译为“真理”,应该 在“是真的”这种意义上理解 truth。本书还提出,这不 是简单的翻译问题,而是如 何理解西方哲学的问题。
作者简介
王路,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山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逻辑研究室主任;中国逻辑学会秘书长、副会长;中国逻辑学会现代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逻辑学会副会长。曾在德国明斯特大学、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比利时卢汶大学、日本东京都国立大学、韩国首尔大学学习或访问研究。主要著作有:《弗雷格思想研究》(1996、2008年)、《逻辑的观念》(2000年)、《理性与智慧》(2000年)、《“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2003年)、《逻辑基础》(2004年)、《逻辑与哲学》(2007年)、《寂寞求真》(2009年)、《逻辑方圆》(2011年)、《读不懂的西方哲学》(2011年)、《解读(存在与时间)》(2012年)、《语言与世界》(2016年)、《一“是”到底论》(2017年)等;主要译著有:《真与谓述》(2007年)、《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1994、2006年)、《逻辑大全》(2006年)、《分析哲学的起源》(2005年)、《第一原理》(2004、2017年)、《经院辩证法》(2000年)、《算术基础》(1998年)、《真之追求》(1998年)、《亚里士多德》(1997年)等。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费解的“存在” 二、“是”与“存在” 三、“真”与“真理” 四、求是、求真 第二章 对希腊文einai的理解 一、系词用法 二、存在用法 三、断真用法 四、我的几点看法 第三章 巴门尼德的真之路 一、译文 二、分岐所在 三、疑难与问题 四、真 五、理解巴门尼德 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一、翻译术语的问题 二、“S是”与“S是P” 三、范畴学说 四、《形而上学》 五、如何理解《形而上学》 第五章 中世纪的探求 一、波爱修 二、托玛斯·阿奎那 三、是的存在涵义 四、是本身与上帝是 第六章 近代哲学 一、笛卡尔的“我思故我是” 二、洛克论天赋原则和天赋观念 三、洛克论存在 四、康德关于上帝存在的反驳 五、问题与谈论问题的方式 第七章 黑格尔的《逻辑学》 一、是与不 二、此是与存在 三、系词 四、出发点与此是 第八章 海德格尔的追问 一、例子 二、是的句法和词源 三、是者是 四、此是 五、真 六、是与语言 第九章 是、存在与真 一、是什么 二、是真的 三、存在 四、语言与逻辑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