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资源循环体系与产业建设

资源循环体系与产业建设

资源循环体系建设的理论、方法和实践,为我国工业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 字数: 20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杨敬增 著
  • 出版日期: 2024-06-01
  • 商品条码: 978712244665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2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资源循环体系基于物质全生命周期理论,依据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原则,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将资源循环利用、有序回收、无害化处理、高效利用和新产品的清洁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新型产业模式,以消除传统产业模式中的冗余生产环节,科学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和综合竞争能力。同时使社会流通的物料以闭路循环形式运行,物尽其用,在变废为宝、赋予新产品生命的过程中,尽量减少乃至消除污染,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矛盾,实现本质节能减排,低碳高效。 ★产业链和供应链 ★全生命周期与系统工程 ★资源循环体系基本理念与构建流程:产业链、线性产业结构、开环与闭环产业模式、资源循环体系理念、跨领域生产要素组合、资源循环体系的特点、创建流程与数学表达、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产业融合与资源循环体系建设 ★绿色与弹性供应链 ★环境保护与化废为利:再生资源的新定位、要素组合很重要、协同发展原则、 ★全系列铜金属资源循环体系构建案例 ★铅酸蓄电池闭路循环产业链案例分析 ★基于生物质燃料的能源循环产业 ★“双碳”目标下的汽车循环多元化产业体系 ★基于乡镇环境综合治理的水资源循环产业链 ★互联网+资源循环体系 ★循环产业园区建设及案例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阐述了资源循环体系的意义、建设理念、模式框架、生产要素组合等,提出了创建流程和数学表达,并以产业、要素等多元融合为基础,进一步完善了资源循环体系的创新理论。本书还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资源循环体系在不同领域多个成功的工程案例,并分享了低碳循环经济园区建设的相关知识。
本书可供循环经济项目实施主体、规划设计部门、投资者、运行方和资本运作机构的理论工作者、企事业管理者、科研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产业经济、资源循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物流等专业本科与硕博研究生的专业辅助教材。
作者简介
杨敬增,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教授级高 级工程师,从事环境保护和资源化工作多年,对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废电线电缆、工业废弃物等再生资源的处理与综合利用进行深入研究,熟悉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建设流程和方法,组织能力强。在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和国际化等方面均做出一定贡献。主持宁波、合肥等城市报废汽车资源循环基地项目、山西吉天利10万吨废铅酸电池无害化处理综合利用项目、大冶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废弃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处置项目、广东赢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项目、河南新乡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园区、山东菏泽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园区、广西玉林龙潭创兴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等大型循环经济项目。曾获得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科学技术一等奖、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二等奖、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项,发表论文和专论30余篇,在国内环境工程、机电产品处理资源化领域有较高知名度。积极参与国际技术合作,担当全国专业协会管理工作,在培养专业人才,促进产学研建设方面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目录
第1章概述1
1.1时代的呼唤1
1.2辩证与融合2
1.3产业链和供应链3
1.4全生命周期与系统工程3
1.5“城市矿产”,扬起风帆4
1.6资源永续,循环无限5
第2章看物质,议循环7
2.1物料流程与形态变化7
2.1.1单一形态的循环利用7
2.1.2变化形态的循环利用9
2.1.3功能性的循环利用11
2.1.4资源与能源的转换利用13
2.1.5多品种资源循环利用14
2.2法理角度看循环14
2.2.1定义14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