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再次远行:莱昂纳德·科恩访谈录

再次远行:莱昂纳德·科恩访谈录

1.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身为加拿大音乐家、词曲作家、歌手、小说家、诗人、艺术家,第60届格莱美音乐奖最佳摇滚歌手、第52届格莱美音乐奖终身成就奖得主,受到来自各个国家的乐迷和读者喜爱; 2.本书收录1966年至2012年间的54次访谈,以时间线顺序,展现莱昂纳德·科恩在各个阶段的心路历程。 3.知名音乐评论家杰夫·伯格的作品,内容详实,时间线明晰。
  • 字数: 50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作者: (美)杰夫·伯格 编 韩晓蕾 译
  • 出版日期: 2024-07-01
  • 商品条码: 978755967562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72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身为加拿大音乐家、词曲作家、歌手、小说家、诗人、艺术家,第60届格莱美音乐奖很好摇滚歌手、第52届格莱美音乐奖终身成就奖得主,受到来自各个国家的乐迷和读者喜爱; 2.本书收录1966年至2012年间的54次访谈,以时间线顺序,展现莱昂纳德·科恩在各个阶段的心路历程。 3.本书为知名音乐评论家杰夫·伯格的作品,内容详实,时间线明晰。
内容简介
歌手、情圣、诗人、僧人…… 莱昂纳德·科恩,这位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爱戴的创作歌手,这位大隐隐于市的忧郁诗人,“摇滚界拜伦”,有着如同过山车般跌宕起伏的人生。 在《再次远行:莱昂纳德·科恩访谈录》中,他亲自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通过自1966年至2012年间的54次访谈,科恩侃侃而谈自己对诸多事物的见解:音乐、文学、爱情、信仰、创作、灵性、政治、家庭、精神健康……最终呈现出一个立体而深邃的科恩。 本书也是科恩对自我的一次坦诚剖析。从人生中的挫败,到深陷抑郁症困扰的体验,再到失败的情感关系、音乐生涯的起起落落,和在寺庙中的重整旗鼓,最终归于晚年的喜悦和平静。科恩对这些经历全部毫无保留地真诚道来,让人们看到他的敏锐才华,也让人们感受到他在脆弱之中孕育的力量。
作者简介
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 加拿大音乐家、词曲作家、歌手、小说家、诗人、艺术家,第60届格莱美音乐奖很好摇滚歌手、第52届格莱美音乐奖终身成就奖得主。他的小说作品被赞誉为“乔伊斯再世”,而诗作与歌词也让他获得“摇滚界拜伦”的美名。他各类作品影响了全世界无数的艺术家,在其过世后,也有诸多作家、艺术家以各种方式来缅怀这位传奇人物的陨落。
目录
代序|苏珊·薇格
序|杰夫·伯格
第一部分:60年代和70年代
电视访谈|阿德里安娜·克拉克森
1966年5月23日,《观点三十分》,加拿大广播公司
毁灭之后,是重生|桑德拉·迪瓦
1967年2月3日,《尤比西报》(加拿大温哥华)
女士们先生们,有请莱昂纳德·科恩|杰克·哈弗坎普
1970年末采访,1971年2月4日刊登于《滚石》
莱昂纳德·科恩著名的最后访谈
(这位诗人最后的访谈,他希望如此)|保罗·萨尔茨曼
1972年6月,《麦克林》(加拿大)
科恩后悔了|阿利斯泰尔·皮里
1973年3月采访,1973年3月10日刊登于《新音乐快递》(英国)
莱昂纳德·科恩|帕特里克·哈布伦
1973年夏采访,1973年12月刊登于《甲壳虫》(加拿大)
令人沮丧?谁?我?|史蒂夫·特纳
1974年6月29日,《新音乐快递》(英国)
采访|罗宾·派克
1974年9月15日采访,1974年10月刊登于《之字形》(英国)
访谈|霍尔迪·塞拉·依·法布拉
1974年10月12日至14日采访,收录于1978年出版的《莱昂纳德·科恩》(西班牙)
莱昂纳德·科恩:拾荒产业中的浪漫主义者|保罗·威廉斯
1975年3月,《龙虾!》(美国)
为粉丝和利益而煎熬:莱昂纳德·科恩的回归|米克·布朗
1976年5月24日采访,1976年7月3日刊登于《声音》(英国)
莱昂纳德的近况:一次与莱昂纳德的对话|比尔·康拉德
1976年秋采访,2012年5月7日刊登于nodepression.com
莱昂纳德与神秘的M先生之间鲜为人知的事件|布鲁斯·波洛克
1976末采访,1977年2月刊登于《天黑之后》(美国)
菲尔·斯佩克特与莱昂纳德·科恩相遇时发生了什么?|哈维·库布尼克
1978年1月,《洛杉矶留声机》(洛杉矶)
第二部分:80年代
电视采访|帕特里克·沃森
1980年2月1日及2月8日采访,《作家》,加拿大广播公司
与莱昂纳德·科恩的一次对话|史蒂夫·文莱特
1983年5月采访,1983年8月刊登于《阴影》(多伦多)
电台采访|薇琪·加贝罗
1984年5月采访,1984年9月6日在《多彩今夜》播出,加拿大广播公司电台
采访|罗伯特·斯沃德
1984年12月采访,1986年12月刊登于《马拉哈特评论》(加拿大)
采访|克里斯汀·麦肯纳
1985年1月采访,2001年刊登于《变化之书》(美国)
电视采访|雷·马丁
1985年5月24日,《雷·马丁午间秀》,九号电视网(澳大利亚悉尼)
莱昂纳德·科恩的音乐与思考|罗伯特·奥布莱恩
1987年1月采访,1987年9月刊登于《摇滚比尔》(美国)
莱恩|乔恩·王尔德
1987年12月采访,1988年2月刊登于《闪电》(英国)
采访|克里斯汀·麦肯纳
1988年3月采访,1988年5月6日刊登于《洛杉矶周刊》(洛杉矶)
莱昂纳德·科恩:厄运的馈赠|史蒂夫·特纳
1988年4月,《Q》(英国)
我是你的男人|阿尔贝托·曼萨诺
1988年5月,《缤纷摇滚》(西班牙)
与莱昂纳德共进晚餐|伊丽莎白·博莱曼—赫林
1988年6月18日采访,1988年9月刊登于《雅典人》(希腊雅典)
电台采访|汤姆·施纳贝尔
1988年7月13日,《包罗万象的清晨》,KCRW-FM(加利福尼亚圣莫尼卡)
电台采访|克里斯汀·麦肯纳
1988年10月,《献给哈利的八小时》,KCRW-FM(加利福尼亚圣莫尼卡)
第三部分:90年代
莱昂纳德·科恩和“酷”之死|黛博拉·斯普拉格
1991年11月采访,1992年春刊登于《你的肉体》(美国)
烟雾弥漫的生活|珍妮·庞特
1992年1月,《音乐快报》(北美)
莱昂纳德·科恩:走入歌之塔|保罗·佐罗
1992年2月采访,1993年4月刊登于《歌论》(美国)
电视采访|芭芭拉·高迪
1992年11月19日,安大略电视台(加拿大安大略)
坚忍的民谣歌手和他的孤独|韦恩·罗宾斯
1992年11月22日,《新闻日》(纽约长岛)
在热情中老去|艾伦·杰克逊
1992年11月22日,《观察者报》(伦敦)
莱昂纳德·科恩:摇滚界的拜伦|凯伦·舒默
1992年11月29日,《纽约时报》(纽约)
未来|阿尔贝托·曼萨诺
1993年5月采访,刊登于《欧洲人》(西班牙)1993年春季刊
电台采访|文·谢尔萨
1993年6月13日,《白痴的快乐》,WXRK-FM(纽约)
凝视深渊的爱之先知:和莱昂纳德·科恩的一次对话|汤姆·尤雷克
1993年8月18日,《大都会时报》(底特律)
“我是那个写《圣经》的小犹太人”|亚瑟·库日韦尔
1993年11月23日采访,1994年1月刊登于《犹太书讯》(美国)
电台采访|克里斯·杜里达斯
1993年12月,《包罗万象的清晨》,KCRW-FM(加利福尼亚圣莫尼卡)
采访|理查德·吉利亚特
1993年12月12日,《星期日泰晤士报杂志》(伦敦)
电视采访|斯蒂娜·伦德伯格·达布罗夫斯基
1997年9月,瑞典国家电视台(斯堪的纳维亚)
电视采访|瓦莱丽·普林格
1997年10月28日,W5,CTV电视网(加拿大)
第四部分:新千年
电视采访|斯蒂娜·伦德伯格·达布罗夫斯基
2001年初,瑞典国家电视台(斯堪的纳维亚)
终开笑颜:告别禅修生活,诗人携新专辑和阳光心情回归|j.珀伊特
2001年11月,《脉动!》(美国)
流亡大街|布莱特·格兰杰
2001年11月,《榆树街》(加拿大)
情欲与失败之王子|约翰·利兰德
2001年11月,《GQ》(美国)
仁慈的兄弟|米卡尔·吉尔摩
2001年末采访,2002年3月刊登于《旋转》(美国)
电台采访|希拉·罗杰斯
2006年2月7日,《非常加拿大》,CBC(加拿大)
情圣的生活|莎拉·汉普森
2007年5月26日,《环球邮报》(加拿大)
他是你的男人|吉莉安·G.加尔
2007年6月,《竖琴》(美国)
科恩去迪伦的演唱会时戴着耳塞?|布莱恩·D.约翰逊
2008年6月4日采访,2008年6月12日刊登于《麦克林》(加拿大)
电视和电台采访|吉安·戈梅西
2009年4月16日,《吉安·戈梅西的Q系列》,QTV(魁北克),加拿大广播公司一台(加拿大)
我能写进歌里的只有我的亲身经历|多里安·林斯基
2012年1月19日,《卫报》
科恩作品年表
关于采访者
关于编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