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及最优监管机制研究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及最优监管机制研究

  • 字数: 1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刘泽豪
  • 出版日期: 2024-05-01
  • 商品条码: 978752185817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2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准备金监管套利引致的影子银行及非因监管套利出现的影子银行这两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影子银行出发,构建研究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基础理论框架,全面评估这两类影子银行业务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并基于此研究中国背景下影子银行的很优监管机制。本书可以为进一步规范管理影子银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合理利用影子银行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相关决策提供严谨的理论基础。
作者简介
西方文献中对于影子银行存在原因的主流解释是对资本监管要求的监管套利,中国影子银行的两个突出区别在于(1)中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较高,因此规避准备金监管是影子银行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此类影子银行面临流动性问题,会增加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风险;(2)影子银行主要从商业银行衍生,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相较于国外监管机构更强,因此部分影子银行业务应当能被有效监管,监管层应当存在主动利用影子银行的动因。据此,本书从(1)准备金监管套利引致的影子银行,及(2)非因监管套利出现的影子银行,即监管层能够有效监管的影子银行,这两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影子银行出发,从基础理论角度研究这两类影子银行业务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并基于此研究中国背景下影子银行的很优监管机制。本书将为进一步规范管理影子银行,以及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影子银行为实体经济服务,提出政策建议。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问题与本书结构
1.2.1研究问题
1.2.2本书结构
1.3文献综述
1.3.1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3.2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4本书的特色与创新
第2章准备金监管套利引致的影子银行的经济影响
2.1引言
2.2理论模型
2.2.1模型设定
2.2.2消费者的优化问题
2.2.3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的优化问题
2.2.4社会很优资源配置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