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名词、外来语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

新名词、外来语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张向东
  • 出版日期: 2024-06-01
  • 商品条码: 978710023390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0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过程中,语言的现代化,尤其是词汇的现代化和语法的现代化,是文学现代化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和因素。本书通过对清末以来我国不同时期的文学使用“新名词”和“外来语”的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梳理和数据分析,从分析中可以发现,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是依托语言(词汇)的现代化来展开的,“新名词”和“外来语”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推进着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一方面表现了现代的思想内容,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是新的语言形式。本书作为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语言变革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子课题“新名词、外来语、汉语欧化与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的成果之一,为语言学研究者和文学研究者都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
作者简介
张向东,甘肃通渭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现为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中国茅盾研究会理事。入选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曾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20世纪中国文学语言问题、现代文学地理学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末的白话报刊与文学革命”和“文献学视野中的微观现代文学史”等。出版的专著有《语言变革与现代文学的发生》(2010)、《重写现代文学史的思考》(2012)、《民国作家的别材与别趣》(2017)、《中国现代西部文学地理》(2018)、《清末白话报刊与文学革命》(2022)。
目录
绪论
一、语言的现代化与文学的现代化
二、何谓“新名词”“外来语”
三、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清末民初新名词的流行与争议
一、新名词的创造与引进
二、新名词的流行与引发的争议
第二章新名词、外来语与清末民初的文学新变
一、新名词与清末诗文
二、政治新名词与清末的“革命文学”
三、新名词与“小说界革命”和“曲界革命”
第三章“五四”作家对新名词、外来语的使用与新文学的初步现代化
一、新文学作家早期作品中的新名词和外来语
二、五四新文学中的新名词和外来语
第四章革命新名词与革命文学
一、革命新名词与革命诗歌
二、革命新名词与革命小说
第五章感觉新名词与都市现代性
一、刘呐鸥的“都市风景线”
二、穆时英的情色都市
第六章从“土改”到“入社”:新名词、外来语与农村小说的现代化
一、新名词与新政策
二、从“新名词”“外来语”的高频词看农村革命的变化
三、新词的构成比例和类型变化
四、方言词也是新名词
结语
一、新名词、外来语的时代性与文学现代化的阶段性
二、革命新名词、马克思主义术语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政治化、革命化
三、多音节新名词、外来语与现代文学的形式
四、外来语、混合词与现代文学的现代性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