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加勒比海五百年

加勒比海五百年

以飓风为切口的大加勒比海地区史,从哥伦布航海到卡特里娜飓风的500 年历程
  • 字数: 42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美)斯图尔特·B.施瓦茨 著 左晓园 译
  • 出版日期: 2024-06-01
  • 商品条码: 9787301351086
  • 版次: 1
  • 开本: A5
  • 页数: 528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北京大学出版社“理解文明·理解拉丁美洲”新品种; 2. 专业作者:耶鲁大学教授斯图尔特·B.施瓦茨撰写,其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研究经验保证了本书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3. 全新视角:不同于传统加勒比海历史的叙述方式,本书以飓风为切入点,深入探讨风暴如何影响并塑造加勒比海地区的民众生活。 4. 丰富内容:全书覆盖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公元2000年卡特里娜飓风的漫长历史,内容丰富,涉及政治、宗教、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5. 亮眼装帧:封面设计独特,管窥加勒比海飓风威力。 6. 专家翻译:外交学院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左晓园副教授精心翻译,保证了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环加勒比海的地区史。全书讲述了从哥伦布航海发现到2000年遭遇卡特里娜飓风大约五百年间加勒比海地区的历史。全书以飓风为切入点,关注风暴与政治事件、宗教信仰、福利和慈善救济组织等之间的相互作用。本书关注的重点并非飓风本身,而是飓风如何塑造人们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以及大加勒比海地区的社会和政治模式又如何影响了风暴造成的后果。本书揭示了对慈善机构、社区和政府职能的态度转变如何改变国家和民众应对自然灾害的方式,也揭示了政治和思想变革如何塑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看法:人类逐渐认识到,人类对于环境本应负有一定责任,而自然现象正是构成环境的一部分。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斯图尔特·B.施瓦茨,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 George Burton Adams讲席教授; 耶鲁大学拉美和伊比利亚研究委员会主席;巴西和欧洲殖民史研究专家。 译者简介: 左晓园,外交学院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中国拉丁美洲学会、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中国外交史学会理事,出版学术译著三部(80万字)、著作四部(合著),在《历史教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国新闻周刊》《今日中国》《中国社会科学报》《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时评、译文约20篇,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
目录
序言
致谢
第一章 西班牙海中的风暴与众神
风神
早期欧洲人的观察
第二章忧郁的时刻:殖民世界的飓风
与风共存
西班牙帝国的对手
第三章战争、改革与灾难
研究风暴与计算损失
重商主义与灾难
世纪末的气候挑战
1780年的“大飓风”和其他飓风
第四章灾害、奴隶制、社区与革命
变革时代的气候应对之策
灾难共同体
政府与天意(天命)
1831年的大飓风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