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谎”:《吴越春秋》里的忠与谋(精)

“谎”:《吴越春秋》里的忠与谋(精)

  • 字数: 255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董铁柱|
  • 商品条码: 978710116574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75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讨论说谎的书 ,但是,它又不是一本讨论 说谎的书。这是一本讨论《 吴越春秋》的书,但是,它 又不是一本讨论《吴越春秋 》的书。 本书把说谎当作解读《 吴越春秋》的一条主线,把 说谎理解成吴越争霸中的关 键要素,所有话题的探讨都 以说谎为中心而展开。作者 认为,和其他叙述吴越争霸 的历史典籍相比,《吴越春 秋》对说谎的描述可谓最为 详尽。这使得赵晔笔下的吴 越争霸显得与众不同。赵晔 之所以如此叙述,乃是以特 殊的方式回应当时思想界的 热点话题,从而成为一位连 接东汉与魏晋思想发展脉络 的思想家。 本书的语言流畅而富有 神采,观点犀利而不乏合理 性。作者经过很好的西学训 练,在叙述中能够广泛征引 西人的观点,丰富了书稿的 可读性。
作者简介
董铁柱,1976年出生于杭州。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系,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思想。曾执教于美国沃福德学院,现为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副教授。 在《孔子研究》《文史哲》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与中国历史相关的论文数十篇,在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哲学门》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书评多篇;也长期在《侨报》《星岛日报》《新周刊》《珠海》等报刊发表散文与随笔;在《西湖》等文学刊物发表小说多篇。
目录
前言 从《吴越春秋》看“说谎” 一、伍子胥和勾践:两个“说谎”大师的较量 二、为什么要“说谎” 三、司马迁们的失声 四、解读“说谎”的视角 第一章 “说谎”与打开《吴越春秋》的三把钥匙 一、先秦思想家眼中的“隐” 二、《吴越春秋》与绕着讲的传统 三、把“说谎”看成一场博弈 第二章 主动“说谎”的三个理由 一、为了洗刷耻辱 二、为了调和角色冲突 三、为了权力 四、“说谎”、正名与正义 第三章 为他人的被动“说谎” 一、渔父和女子:“说谎”、自尽与回报 二、刺客要离:“说谎”与投江不得 三、隐士公孙圣:不“说谎”的后果 四、圣臣范蠡:被动“说谎”与全身而退 五、儒者子贡:“说谎”与保全鲁国 第四章 “谎”与自欺 一、文种和伍子胥:自欺以忠 二、夫差与太宰:自欺以仁 三、刺客专诸:自欺以智 四、延陵季子:自欺以义 第五章 “谎”与“知” 一、不知而知:让对方轻视自己 二、由知而知:不需要“欺骗性”的“谎言” 三、赵晔的自知:放弃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四、是否忠臣:世人眼中的伍子胥 五、是否昏君:夫差的两种死法 第六章 赵晔的“谎言”:藏思想于故事 一、《吴越春秋》:一种阐述思想的新模式 二、天与人:天是权威还是幌子 三、言与意:言者和听者交流的可能 四、人与人:从等级到独化 五、人性:善恶之间选择名教或自然 余论 故事即思想 注释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