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先秦儒家情感哲学研究——基于伦理与政教的视角

先秦儒家情感哲学研究——基于伦理与政教的视角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王凯歌
  • 商品条码: 978710023329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比较哲学的方法,对先秦儒家情感哲学进行中西哲学会通式的系统性诠释。本书首先基于先秦儒家文献,借鉴李泽厚情本体论与海德格尔生存论分析等理论,阐发了先秦儒家哲学重情主义的特质;继而对先秦儒家的道德情感与自然情感展开了伦理学、现象学的分析,并与相关西方哲学会通;最后探讨了先秦儒家基于感通之情的政教建构机制。
作者简介
王凯歌,1988年生,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讲师。研究领域包括儒家哲学、中国哲学史、比较哲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哲学。在《哲学与文化》《暨南学报》《文化纵横》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对先秦儒家重情特质的一种思想史解读  第一节 道术将为天下裂与诸子哲学的回应  第二节 先秦儒家重情、美情的体现  第三节 儒家所谈的情与西方理解的情之不同  第二章 先秦儒家道德情感的哲学分析  第一节 忧患意识与原罪意识  第二节 德性之乐  第三节 德福一致:儒家的圆善如何实现?  第四节 诚敬之情  第五节 恻隐之心:中西哲学的比较  第六节 对羞耻感的现象学分析  第三章 从情感到伦理:先秦儒家对自然情感的伦理建构  第一节 怨的现象学分析  第二节 施与报  第三节 仁与好恶喜怒哀乐  第四节 仁与爱  第四章 道德的来源、基础与判断根据  第一节 道德的来源:心安与理得  第二节 孝悌与仁:本末抑或体用  第三节 性体情用架构导致的问题  第四节 美德发生学上的情感作用  第五节 儒家情感伦理与情感主义美德伦理学的会通  第五章 情的感通—基于情的政教体系建构  第一节 对感通的界定  第二节 情感驯化:以中导和的政教与工夫  第三节 兴于诗:诗教之感通  第四节 立于礼:基于情的秩序建构  第五节 成于乐:声乐与政通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