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观念与实践 当代艺术的教学现场

观念与实践 当代艺术的教学现场

  • 字数: 29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徐小鼎,段少锋
  • 出版日期: 2024-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176507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2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徐冰为当代有名艺术家,是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其教学思想和实践对于我们观照今天的艺术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本书力求从个案的角度入手,呈现徐冰在艺术教育方面四十年的探索路径,提供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参考坐标,补充和拓展中国当代艺术教育创新发展的维度。 2.文本聚焦于徐冰如何处理艺术实践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将创作的思维与主张融入教学之中,从多角度呈现一位卓有建树的艺术家在进行艺术教学时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视角,也引申到今天艺术教育到底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上,对于艺术教育者和学生具有深刻意义。 3.本书一个个真实案例营造出教学课堂生动而又活泼的现场氛围,让当代艺术褪去其在大众想象中的神秘面纱,消解人们对其晦涩、难懂和不易接近的刻板偏见,回归她本来应有的美好、亲切的样貌。 4.全书由编者徐小鼎、段少锋亲自进行排版设计,装帧独特、精美,适合收藏。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享誉世界的有名艺术家徐冰的教学现场实录,为文学作品。本书通过对谈文稿、课堂记录、学生回忆等形式从多个侧面反映徐冰对艺术教育、实验艺术、现代/后现代艺术、东西方艺术发展存在的问题的看法,也通过大量图片展示徐冰本人的艺术创作现场、展览现场,及其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作品和思考,为观者提供一个进入当代艺术体系的角度和路径。这些收集整理的文字能够展现出徐冰对传统与现代艺术,东西方艺术发展以及艺术教育的观点,也能展现其世界观、艺术观和方法论。徐冰是享誉海内外的有名艺术家,尤其是在国外知名度更高,这本书稿可以使国内的读者更多更全面了解徐冰的艺术观点,其艺术创作的思想境界。
作者简介
徐小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博士,长期从事艺术设计的教学、实践、研究和策展工作。曾获第十三届美术作品展览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铜奖,第十届今日美术馆大学生年度提名展特别奖。学术论文和作品发表于《美术》《美术与设计》《美术研究》《画刊》等学术期刊。策划“心有灵犀——徐冰的硕博研究生展”(武汉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2016)等。;.;段少锋,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获学士学位,2021年开始在中央美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从事艺术研究写作,同时也是策展人和自由撰稿人,工作生活于北京。曾担任2014年AAC艺术中国评委,2020年获SAP艺术推动人物奖。长期以来从事展览和论坛策划,编辑和写作工作。迄今为止策划的部分展览有:“发现:新青年影像展”(中央美术学院、今日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星空间,2012),“徐冰和他的学生们:雁渡寒潭不留影”(苏州,诚品生活,2017),“2019武汉国际创客艺术节”(武汉,合美术馆,2019)等。同时撰稿文章发表于《艺术与设计》《画刊》《画廊》《艺术市场》等刊物。 段少锋,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获学士学位,2021年开始在中央美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从事艺术研究写作,同时也是策展人和自由撰稿人,工作生活于北京。曾担任2014年AAC艺术中国评委,2020年获SAP艺术推动人物奖。长期以来从事展览和论坛策划,编辑和写作工作。迄今为止策划的部分展览有:“发现:新青年影像展”(中央美术学院、今日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星空间,2012),“徐冰和他的学生们:雁渡寒潭不留影”(苏州,诚品生活,2017),“2019武汉国际创客艺术节”(武汉,合美术馆,2019)等。同时撰稿文章发表于《艺术与设计》《画刊》《画廊》《艺术市场》等刊物。
目录
序言 关于这本书
前言
徐冰的艺术教育思想与实践
徐冰的艺术教育策展与实践
课堂实录
20世纪80年代的素描教学
新学期的强心剂
老师,我开始写论文了……
了不起的作品
从竹林飞出去
伟大的张光宇
判断与标准
两个木刻家的对话
世界上原本就没有水印这个事儿
关于《海公子》的讨论
关于《米开朗基罗的情诗》
从《天书》说开去
把劲儿使在该使的地方
一个荒诞的点子,也许可以引出很多内容
越强的符号越要慎用
聊高振鹏的作品
绘画是件复杂的事儿
亲历传统的感悟
要形式的推进,也要思维的推进
拼图缺失的那一块
从“复数性”谈起
传统与当代的转化
手制的温度
从硕士到博士
来自“社会现场”的能量
从“抖音”到“广场舞”
思想与方法
抓不住的思路
变化中的意义与关系
搭建框架与树立格局
生长中的材料
对谈及自述
谈“心有灵犀”——在人人都有手机的今天,大学还能给学生带来什么?
离开艺术,来到社会现场——从“心有灵犀”展谈起
关于现代艺术及教育的一封信
学生感悟
老师的三句话
往深里去,往高里拔
老师、同学和我
转化之间
重返课堂
刊石立表,以示后昆
构建中的房子
问题,挖掘与精准
师者的力量
持续投入,持续专注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