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三十六计

  • 出版社: 成都时代
  • 作者: (春秋) 孙武等著
  • 商品条码: 9787546410128
  • 开本: 32开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zui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zui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 《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的杰出的中国军事著作,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是反映战国时期兵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 《孙膑兵法》又称《齐孙子》。西汉时《孙膑兵法》尚在流行。但因历史上的种种经因,东汉以后便失传了。引起以后的种种猜测。有的说孙膑即孙武,有的说《孙膑兵法》即《孙子兵法》,总之是否定两个孙子和两部兵法的同时存在,否定《汉志》著录的“《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1972年,《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及其它先秦兵书同时从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前期墓葬中被发现,解决了历史上这一悬案。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作者简介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人,中国春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之祖”。 孙膑,其本名孙伯灵,是中国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被称为孙膑,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目录
孙子兵法 始计篇第一 ……………………………… 3 作战篇第二 ……………………………… 9 谋攻篇第三 ……………………………… 15 军形篇第四 ……………………………… 22 兵势篇第五 ……………………………… 27 虚实篇第六 ……………………………… 33 军争篇第七 ……………………………… 42 九变篇第八 ……………………………… 49 行军篇第九 ……………………………… 54 ..................................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 238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 239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 239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 240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 241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 24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