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

  • 字数: 430
  • 出版社: 高等教育
  • 作者: 编者:安虎森|
  • 商品条码: 9787040616187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7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4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教材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指导 ,强调了从区域经济现象出发研究区域经济问题, 从区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来理解和把握 区域经济规律。我国区域经济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来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建立 起来的,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组成部 分之一。本教材重点分析了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生 产要素转移规律、区域系统非均衡形成机制、区域 经济结构演进及区际经济结构差异、区际差距形成 机理及其变化趋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与区域经济 政策。区域经济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强调区域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本教材做到国外区域理论与国 内区域理论的结合、传统区域理论与最新区域理论 的结合、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经济实践活动的结合 ,并从区域经济现实中抽象出区域经济内在规律, 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本教材是当今我国区域 经济学研究者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反映了目前我国 区域经济学研究者关于区域经济学的基本认识,也 反映了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全貌。 本教材脉络清晰、结构完整、内容丰富、重点 突出、评价科学,规范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区域的概念和类型 二、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中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三、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形成块状经济的客观基础 二、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 第一章 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均衡布局和协调发展的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区际分工与协作的思想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形成 一、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四、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五、以人民为中心的均衡协调发展理论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 一、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二、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生产要素配置与产业聚集 第一节 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性 一、不可流动性要素 二、可流动性要素 三、基础性要素 第二节 区位理论 一、农业区位论 二、工业区位论 三、市场区位理论 四、新经济地理学的区位理论 五、区位理论评述 第三节 产业布局与产业聚集 一、产业布局指向 二、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 三、产业聚集 四、产业集群与地域合理规模 第四节 中国产业布局的变化趋势 一、我国产业布局的趋势判断 二、以产业转移为动力促进产业布局优化 三、优化产业布局的主要对策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模式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