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社会科学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专题文集(上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专题文集(上下)

  • 字数: 54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编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 商品条码: 978752273388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69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文集分为上下册, 分为“文化思想研究”“中华 文明的突出特性”“‘两个结合 ’的思想内涵”“文化传承发展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五个专题,共收集了2023 年6月至2024年5月期间正 式发表的62篇文章,集中展 示了讲话发表以来的阶段性 研究阐释成果。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基础上,于1977年5月建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学科齐全,人才集中,资料丰富的优势,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进行创造性地理论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负着从整体上提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水平的使命,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文化繁荣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目录
上册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行动指南 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一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厚底蕴 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 文化建设与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 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文化载体研究——“融通”与“结合”视角下的现代汉语问题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多重维度及其具体展开——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理论品格 二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以考古学为中心的考察 民族文学视域中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从春节文化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从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 中华文明的突出创新性与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品格 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 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历史特点与当代价值 多元一体,百川归海——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中华文明包容性与中非文明互鉴 中华文明和平性的思想特点及其当代呈现 富民厚生、义利兼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三 “两个结合”的思想内涵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契合的历史考察 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首创性意义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从“以人民为中心”看“第二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第二个结合”与面向未来的传统文化创新 下册 四 文化传承发展 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光辉历程及深刻启示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从新时代中国文化观看近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转型 谈谈我国历史上的廉洁文化 继承与创新中国古代文学精神的文化主体性 中国古典政治文明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 以高度文化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着力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讲好中国历史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五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指路明灯 系统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丰富内涵 厚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底蕴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基于唯物史观的考察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国家形态之维 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考察——基于中国共产党奋斗史视角 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历史学力量 基于中国文化的发展范式转变 以开放包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意义与路径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三大问题 植根优秀传统文化土壤的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国家治理文明”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构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华文明现代化 论人类文明新形态格局中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人权事业更好发展 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