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科理论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专题文集(上下)

社科理论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专题文集(上下)

  • 字数: 88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编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 商品条码: 978752273389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157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2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册,分为“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华 文明的突出特性”“‘两个结合 ’的思想内涵”“文化传承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六个专题,共收集2023年6 月至2024年4月期间正式发 表的63篇文章,集中展示了 讲话发表以来的阶段性研究 阐释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 专家学者发表的相关学术理 论文章收录在《中国社会科 学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 明”专题文集》之中。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基础上,于1977年5月建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学科齐全,人才集中,资料丰富的优势,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进行创造性地理论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负着从整体上提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水平的使命,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文化繁荣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目录
上册 一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创新蕴涵与文明意义 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四重视角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意蕴 深入系统地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 文化自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质与精神气质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世界观意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 二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法 文明的历史含义及其当代启示 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与发展形态关系论析 从文物实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考古学认知及其历史逻辑 先秦考古实证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从清史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连续性及其文化基因 节气神话叙事的时间谱系与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史记·五帝本纪》反映的政治一统与文化一统 从有宋一代政权格局透视文明统一性 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历史取向 三 “两个结合”的思想内涵 论毛泽东的“结合”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习近平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及其意义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看“两个结合”的意涵 论“两个结合”及其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意义 “两个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精粹和学理挈要 “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 文化主体性的哲学审视 巩固文化主体性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新的文化生命体及其重大意义 新的文化生命体: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业理论的考察 下册 四 文化传承发展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汉字与中华文明传承 “古国”“酋邦”之争与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路径 中国早期两大主流治世理念的生成文化背景及政治影响 五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一种新型现代文明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华文明核心智慧的现代更新——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 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及其理论超越——基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视角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形态分析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当代建构 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中心主义”的破解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特质、根脉与精神动力——以德性与理性的关系为视角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逻辑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创造性发展 创造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新文化 基于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走向 六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论要 从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核心要义、价值意蕴及实践遵循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重意蕴 实现有原则高度的文明实践 论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历史原创性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特质与价值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语境与核心内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实践路径与价值导向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逻辑、知识版图与理论经络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活的灵魂”——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的使命和担当 新使命与新叙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话语创造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