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互联互通:中国特色跨境资本市场治理之道

互联互通:中国特色跨境资本市场治理之道

  • 字数: 205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潘炫明|
  • 商品条码: 97875228323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6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 场互联互通机制的实施是人 民币国际化和区域金融一体 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同时 也是全球范围内的一次重大 金融体制创新。与其他发展 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的金融 开放政策有所不同,中国的 金融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进 程紧密相连,而互联互通机 制正是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 币并通过离岸金融基础设施 建设实现跨境资本闭环管理 的特殊机制,兼具“本币驱 动”和“闭环监管”的中国特 色。互联互通机制的横空出 世,意味着中国金融治理将 从“境内治理”逐步走向“跨 境治理”。 互联互通机制包括用于 二级股票市场交易的沪港通 (2014年推出)和深港通 (2016年推出)以及用于 中国政府主权债券和政策性 债券市场交易的债券通 (2017年推出)。目前国 内相关研究更多地关注互联 互通机制与港股或内地A股 市场的关联变化,较少有研 究者从宏观的时代背景、中 观的政策启示以及微观的市 场分析等三个层面深入地阐 释这一机制的学术价值与现 实意义。本书属于一个小范 围的积极尝试,希望助力不 同领域的研究者更为系统地 理解互联互通机制。
作者简介
潘炫明,博士,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法治社会建设中山大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加州大学旧金山法学院客座教授,先后获中山大学法学学士、中山大学法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法哲学博士,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爱德华项目访问学者、加州大学全球项目访问学者、香港大学中国法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公共政策、跨境金融监管、亚太区域发展及政治经济学,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政策研究课题,曾在Asia Pacific Law Review,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German Journal of Chinese Law,The China Review,China:An International Journal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并担任多家中英文期刊特约编辑和匿名评审专家。
目录
引言 上篇 金融开放的国际经验 第一章 历史视角下的金融开放实践 第二章 金融开放与资本流动风险 第三章 金融开放与宏观调控政策 第四章 金融开放与本地市场竞争 第五章 金融开放的策略与币种选择 第六章 结论与评析 中篇 互联互通的中国特色 第七章 人民币国际化与全球资本市场指数体系 第八章 境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历程 第九章 境外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章 互联互通机制的经验启示 第十一章 人民币跨境资本市场发展趋势 第十二章 结论与评析 下篇 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 第十三章 内地市场数据分析 第十四章 香港市场数据分析 第十五章 互联互通数据分析 第十六章 互联互通整体趋势 附件一 互联互通的交易安排 附件二 互联互通的结算安排 附件三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选编 附件四 政策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