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面向日常生活世界的媒介技术研究

面向日常生活世界的媒介技术研究

  • 字数: 211
  • 出版社: 陕西人民
  • 作者: 杜松平|
  • 商品条码: 97872241499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3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7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将技术哲学中的人 文学派和工程学派与传播学 中的批判学派和传统学派之 间的理论关联作为逻辑起点 ,力图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为基础,将日常生活世界中 的媒介技术对人的生存状态 的影响和塑造作为主要研究 对象,并结合列斐伏尔的日 常生活批判理论和海德格尔 的存在主义技术哲学观,尝 试发掘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即以传播效果为主要研究对 象的传播学研究。
作者简介
杜松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人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期天山英才计划,自治区县级融媒体验收工作专家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长期为本科生和硕士生讲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舆论学等课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项,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新疆高校科研项目一项,参与各类课题十余项。先后在《编辑之友》《新疆社科论坛》《新闻知识》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索引,一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关于媒介技术研究综述 (二)国内关于媒介技术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技术哲学、媒介技术与日常生活世界 一、对媒介技术和日常生活世界概念的考察 (一)对技术与媒介技术的考察 (二)日常生活世界的概念梳理 二、技术哲学在传播学研究中的映射 (一)技术哲学的起源 (二)技术哲学的两大源流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 三、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媒介技术:技术哲学所忽视的领域 (一)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媒介技术 (二)技术哲学对媒介技术的忽略 第三章 媒介技术的演变与日常生活世界的变迁 一、媒介技术对日常生活世界宏观领域的改造 (一)意义固定与权力重构:符号书写技术的赋魅 (二)印刷术与制造共识:信息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 (三)光速传播与集体无意识:电子媒介时代的心灵控制术 二、媒介技术与日常生活世界微观层面的演变 (一)生产领域和日常生活世界日益混淆 (二)媒介技术与个体情感结构的流变 三、加速与压缩:媒介技术与人类时空观感的嬗变 (一)时间问题的理论溯源 (二)个体微观心理层面的时空压缩 (三)社会宏观层面时间节奏的加速 第四章 重构与选择:日常生活世界中人的媒介化认知与实践 一、日常生活世界中的认知重构 (一)从具身认知到符号认知 (二)从技术认知到媒介认知 二、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不确定性与信息拜物教 (一)媒介技术演变与人类确定性来源的转移 (二)拜物教的变式:从商品拜物教到信息拜物教 三、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媒介技术与个人选择 (一)个人选择与形式理性的语法化 (二)海量数据与形式理性:在确证性的追求中消解命运 第五章 日常生活世界的异化与媒介技术批判 一、媒介环境学派的技术观及媒介技术的本质 (一)媒介环境学派的媒介技术观 (二)媒介技术的本质追问 二、媒介技术:一种新的日常生活批判对象 (一)列斐伏尔的媒介技术批判:从先验领域到存在领域 (二)媒介技术与日常生活世界的异化 三、媒介技术与异化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异化理论:从马克思、卢卡奇到列斐伏尔 (二)媒介技术与异化状态的三种划分 第六章 “新的技术生活共同体”与异化状态的消解 一、媒介技术与日常生活世界中人的存在 (一)技术生活共同体中人的媒介化存在 (二)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媒介技术存在论的两种批判路径 二、媒介技术进化:脱缰的自主性与技术漂迁 (一)无法停止的进化:媒介技术进化中的自主性及失控 (二)技术生活共同体中的媒介技术漂迁 三、重拾批判的武器与作为命运的异化状态 (一)媒介技术批判对于日常生活世界的意义 (二)“媒介技术生活共同体”与作为命运的异化状态 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