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心理空间的认知哲学研究

心理空间的认知哲学研究

  • 字数: 17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张绣蕊
  • 出版日期: 2024-05-01
  • 商品条码: 978752283481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0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认知哲学文库丛书之一,尝试探讨心理空间概念及存在性,分析心理空间的拓扑关系结构,并建构心理空间的感知空间、情境空间和语义空间三重认知语境模型。心理空间及其认知语境模型不仅可以作为评估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依据,用于临床心理治疗过程,它还可以作为起始域和目标域的中介,更好诠释空间隐喻理论中概念是如何产生意义,还可以补充知觉符号理论不足,引导知觉符号从静态结构转向空间拓扑动态结构。本书适合哲学、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专业的学者、研究人员以及学生阅读。
作者简介
张绣蕊,女,1972年出生,山西永济人。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学士和硕士,山西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博士。现任山西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副处长,多年来从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理论教学与实践工作。研究方向主要有认知哲学、心理健康教育和临床心理学。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四项,出版专著有《自我心理调适与成长》,译著有《符号逻辑:语法、语义和证明》。
目录
导论
第一章心理空间的历史发展脉络
第一节空间实在论作为传统空间哲学研究的开端
第二节心理空间的本体论渊源:从主观想象空间走向外在空间观
第三节心理空间的认识论渊源:从外部社会空间走向个体内在空间
第四节心理空间的现象学渊源:现象身体和现象空间
第五节心理空间历史发展脉络中的问题域
第二章心理空间的存在性论证
第一节心理空间的概念解析
第二节心理空间的神经生理证据
第三节心理空间的起源:具身空间
第四节心理空间的核心:多重自我
第五节心理空间的结构:拓扑结构
第三章心理空间的认知语境模型建构
第一节三重认知语境维度成立的论证
第二节认知语境模型的工作机制
第三节心理空间认知语境模型的特征思考
第四章心理空间理念的应用与展望
第一节心理空间在临床心理学中的应用及展望
第二节心理空间在空间隐喻中的作用
第三节心理空间对知觉符号理论的修正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