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物性叙事研究

物性叙事研究

  • 字数: 248
  • 出版社: 上海外教
  • 作者: 唐伟胜|
  • 商品条码: 978754467910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22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综合中西物思想资 源,尤其是当代西方的“思 辨实在论”及“物论”,结合 大量叙事分析实例,提出“ 物性叙事”范畴,区分物性 叙事的四个基本策略,包括 “无限隐退的物”“平等的物” “无人的物”“活力的物”等策 略。其中,“无限隐退的物” 策略意味着叙事可以制造物 的表面特征与其隐退的真实 之间的距离,并以此来实现 自己的叙事意图;“平等的 物”策略则既可让物开口说 话,也可让人和物双方保持 缄默,并通过多种方式来制 造人与物平等的叙事效果; “无人的物”策略让人类完全 退出叙事,使物显现其神秘 莫测的意义;“活力的物”策 略则赋予传统认为的惰性之 物力量,让它们影响甚至改 变人和物的行动。本书具有 较高理论创新价值,是国内 首部物性叙事研究专著,为 叙事学研究及文学研究提供 了新角度和新思路。
目录
自序 他序 上篇 物性叙事理论建构 第一章 物转向与中西物论传统 第二章 物叙事研究的三种模式 第一节 物与物叙事 第二节 物叙事研究模式之一:符号的物 第三节 物叙事研究模式之二:行动者的物 第四节 物叙事研究模式之三:本体的物 第三章 建构物性叙事理论 第一节 走进物性 第二节 建构物性叙事理论的必要性 第三节 物性叙事研究现状 第四节 物性叙事理论建构的四个角度 第五节 以物观物:物性书写的中国方案 第四章 物性叙事对传统叙事理论的拓展 第一节 使石头具有石头性:物本体与陌生化叙事理论的拓展 第二节 建构短篇虚构叙事“谜”的分类学:面向物的视角 下篇 物性叙事批评实践 第五章 灵性之物:重读《厄舍府的倒塌》 第一节 《倒塌》中的物:神秘的恶之力 第二节 《倒塌》的叙事进程:灵性之物与人类理性的较量 第六章 实在的物:《隐者的故事》的后自然书写 第一节 巴斯的后自然书写与思辨实在论 第二节 《隐者的故事》:实在的荒野,实在的人类 第七章 物的力量:重读《一位旅行推销员之死》 第一节 鲍曼之死:《推销员》“故事”层面的叙事进程 第二节 与物重建亲密关系的失败:《推销员》“话语”层面的叙事进程 第八章 隐退的物:巴拉德《淹死的巨人》的美学建构 第一节 巴拉德与作为“内空间”科幻小说的《淹死的巨人》 第二节 暗指与诱惑:面向物的本体论 第三节 真实而隐退的巨人外空间 第四节 深不可测的人类内空间 第九章 魅惑的物:济慈颂歌中的复魅叙事 第一节 《夜莺颂》:迷魅在“广阔户外” 第二节 《希腊古瓮颂》:迷魅在永恒而神秘的真与美中 第三节 《秋颂》:迷魅在立体而动感的大自然中 第四节 余论:济慈的现代价值 第十章 平等的物:谨慎的拟人化、兽人与巴斯的动物叙事 第一节 物转向与谨慎的拟人化 第二节 超越人类情感的动物灵性 第三节 带有动物属性的人类 第四节 当人类和动物相遇 第十一章 超物体:《第一区》的“9·11”尘土书写与大历史叙事 第一节 大历史叙事方式:僵尸文类和后“9·1l”小说 第二节 “9·11”尘土书写与人类纪 第三节 “9·11”尘土书写与“没有人类的世界” 第十二章 本体的物:《直觉主义者》中的后种族想象 第一节 作为科外幻小说的《直觉主义者》 第二节 《直觉主义者》的升降机物性书写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